1 / 4
文档名称:

刺激频率、刺激强度与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关系.doc

格式:doc   大小:55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刺激频率、刺激强度与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关系.doc

上传人:ipod0a 2021/5/19 文件大小:5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刺激频率、刺激强度与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关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验一 刺激频率、刺激强度与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关系
【目的】
.
2。观察不同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力量的关系 。
3。观察不同刺激频率的改变与肌肉形式的关系.
【原理】
。在保持足够的刺激时间(脉冲波宽)不变时,刺激强度过小,不能引起任何反应;随着刺激强度增加到某一定值,可引起少数兴奋性较高的神经纤维兴奋,从而引起它们所支配的骨骼肌细胞收缩,该刺激强度为阈强度,具有阈强度
的刺激叫阈刺激。此后,随着刺激强度的继续增加,有更多的运动单位兴奋,肌肉收缩幅度、产生的张力也不断增加,此时的刺激均称为阈上刺激。但当刺激强度增大到某一临界值时,所有的运动单位都被兴奋,肌肉收缩的幅度达到最大,产生最大张力,此后,再增加刺激强度,骨骼肌收缩的幅度不会继续增加。因此,引起神经、肌肉最大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为最适刺激强度,该刺激叫最大刺激(或最适刺激)。
肌肉受到一次短促的刺激时,,如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结束前又开始新的收缩,发生单收缩的复合,收缩曲线呈锯齿状,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若刺激频率增加到临界融合频率,使肌肉在前一次收缩期内就开始了新的收缩,肌肉收缩完全融合,形成持续收缩状态,其收缩幅度较单收缩大得多,称为完全强直收缩。
【实验对象】
蟾蜍或蛙
【实验器材和药品】
蛙手术器械,电刺激器,生物医学信号采集系统,张力换能器,任氏液等
【实验步骤与观察项目】
1、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作
(1)破坏脑脊髓 取蛙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左手握住蛙,用食指压住其头部前端使头前俯(图l),右手持探针从相当于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将探针向前刺入颅腔。左右搅动捣毁脑组织.然后将探针抽回原处,,呼吸消失?否则要依上法再行捣毁.
图l 破坏蟾蜍脑脊髓的方法 图2 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
(2)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 —1。Ocm处横断脊柱,然后左手握蛙后肢,用拇指压住骶骨.使其头与前肢自然下垂,右手持粗剪刀,沿脊往两侧剪除蛙的一切内脏及头部,注意不要伤及坐骨神经干.(图2)。
(3)剥皮 先剪去肛门周围皮肤,左手垫纸握脊柱断端,右手捏住其上的皮肤边缘,向下剥掉全部后肢的皮肤。然后将标本放在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注意用力要均匀,手不可接触标本。(图3)
(4)将手及用过的手术器械洗净
(5)分离两腿 ,尽量靠近脊柱结扎。注意此处为腰骶丛,不可遗漏分支.于结扎线的脊柱侧剪下神经,以结扎线为支持线轻轻提起神经,顺其走行方向剪去分支后,将神经干搭在大腿肌肉上.然后持两腿,从背剥剪断两侧犁状肌,、脱关节,于耻骨联合中央剪开两侧大腿.将一腿放回培养皿中。
图3 剥掉蟾蜍后肢皮肤 图4 游离坐骨神经及腓肠肌
(6)游离坐骨神经 用玻璃分针沿脊柱内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