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射频识别技术.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射频识别技术.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射频识别技术.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 RFID ) 射频识别技术(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 )是从 20世纪 90 年代兴起并逐渐走向成熟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 以达到目标识别和数据交换目的。射频识别系统的种类很多,可以进行如下简单分类: 按工作频率又分为低频、中频及高频系统。远距离射频识别系统主要是指高频系统, 它又分为超高频( UHF ) 850 ~ 950MHz , 和微波频段 及 两种。其特点是读写距离远、读写速度极快、抗干扰能力强, 因此特别适合高速运动物体的识别, 如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火车运行监控等。但此系统目前价格较贵, 一张标签的市场价在 200 元以上。按标签的照能量供给方式的不同, 射频识别系统又可以基本分为被动和主动两类, 其中被动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通信, 都依赖于读写器天线所发出的能量; 而主动标签与读写器之间通信所需的能量则由标签所附的电池提供, 主动标签可以主动发出射频信号。被动系统一般适用于低成本,低速度的近距离读写,而主动系统适用于远距离读写。射频识别系统的关键设备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 (1 )电子标签电子标签是射频设别系统的核心, 用于保存被标识物体的属性、状态、编号等信息。一般电子标签由标签天线和标签专用芯片( IC) 组成, 具有能量接收、信息收发和有限的数据存储功能。它可以分为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 有源标签内装电池, 无源标签没有内装电池。两者的特点比较如下: 有源标签无源标签电池供电不需要电池,利用接收到的无线电波能量工作卡的外型尺寸大,较厚,较重,使用受到限制外型小巧,轻,薄, 安装方便,适合各种使用价格较高价格便宜,且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而迅速下降在同样读写距离下,读写器可以发射较小功率读写器输出功率相对较大(2 )阅读器阅读器是用于阅读、以及向标签写入数据的装置, 一般阅读器是针对特定的电子标签而设计的, 其主要功能是: 查阅电子标签中当前贮存的数据信息;重新写入电子标签中的数据信息。(3) 天线天线的作用是与读写器连接、向电子标签发送信号, 并从电子标签接收返回信号。射频识别系统的原理如下: 其工作原理是: (1) 当装有电子标签的物体接近微波天线时, 读写器受控发出微波查询信号; (2) 安装在物体表面的电子标签收到读写器的查询信号后, 根据查询信号中的命令要求,将标签中的数据信息反射回电子标签读出装置。(3) 读写器接收到电子标签反射回的微波合成信号后, 经读写器内部微处理器处理即可将电子标签贮存的识别代码等信息分离出来。(4) 利用这些识别代码,便可通过计算机中预先建立的数据库,查出有关该物体的详细信息资料。射频识别系统( RFID )按照能量供给方式的不同, RFID 标签可以分为被动标签, 半被动标签, 半主动标签和主动标签, 其中被动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通信, 都依赖于读写器天线所发出的能量; 而主动标签与读写器之间通信所需的能量则由标签所附的电池提供, 主动标签可以主动发出射频信号。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 RFID 标签可以分为低频(LF) 、高频(HF) 、超高频(UHF) 和微波等不同种类。不同频段的 RFID 工作原理不同, LF 和 HF 频段 RFID 电子标签一般采用电磁耦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