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音乐与心理健康论文 我与心理健康论文800
研究发现,音乐不仅能治疗身体各肌肉和器官的疾病;还能治疗心理方面的疾病,主要是能够影响人们的感觉、思维和行为。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乐与心理健康的论文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音乐与心理健康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音乐与心理健康论文篇一
《音乐与心理》
摘要:音乐会同人类地心理活动致密地交织在一起。不仅在对音响地听觉感知和操作支配这一生理水平地层面上有许多现象有待于我们去理解,更重要的是,在情感共鸣和自由联想这一类文化社会意识层面上,要靠心理学方法地助力才能深入钻探。本文通过音乐对心理的影响及心理对音乐的创作,希望我们在学习音乐地同时更要重视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使音乐能够更多更好地被人们所运用和理解。
关键词:音乐 心理
作者简介:张博雅,,陕西西安,音乐教育,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音乐教育教育,现为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08-09-01
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音乐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等,有一定的关联。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或奏或听,都内含着及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为什么音乐能表达人们的感情呢?因为音与音之间连接或重叠,就产生了高低、疏密、强弱、浓淡、明暗、刚柔、起伏、断连等等,它与人的脉搏律动和感情起伏等等有一定的关联。特别对人的心理,会起着不能用言语所能形容的影响作用。
一 音乐对心理的影响
音乐是一种心灵的产物,音乐是内心感情的一种宣泄。
音乐对人的心理产生作用的途径是与别的艺术形式截然不同的,文学、绘画、书法等它们在传递中都是以有形物――纸,为介质传递的,而音乐音响的传递虽然也有媒介声音――音响,但是这种媒介是无形的,音波在传递中除了人耳能感受得到,很难用具体的媒介记录下来,在现代科技进步以前,声音几乎是不可记录的,因而我们现在虽然有古代流传下来的音乐曲谱,但是并不能准确地感受到古人之音。但是作为艺术其他形式的文学、绘画、雕刻等,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感受到它们的存在,因而对当时艺术的人文特点、风格形式的形成有更为直观和清晰的认识。
在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中研究者运用了很多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准确的记录下音响的音波、音强、音高频率数据,以期精确的分析人类愿意接受的音乐。但是研究者还是发现,虽然人的耳朵可接受的声音是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的,但是人们对于音质的偏好仍具有极强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是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的。
比如非洲音乐在传入美洲之初被认为是粗俗的,甚至并不被认为是音乐,但是随着20世纪破除种族隔离制度的蓬勃兴起,黑人地位的提升,非洲的文化研究逐渐得到人类学学者的重视,非洲的文化也逐渐渗透到美洲文化和白人的文化之中,音乐也以其平易近人的形式而先于其他的艺术形式被更多的其他文化人群所接受,这就是文化心理的趋同性影响的结果。20世纪下半叶流行的爵士音乐以及现在流行的RaP、街舞、说唱等新兴音乐形式都是非洲音乐与美洲文化、欧洲古典音乐或乐器结合的产物。
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