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日现状及未来的关系发展中日现状及未来的关系发展一、中日关系的现状 1 、不断发展的两国经贸关系在整个中日关系中, 经济合作占有中心地位, 对于整个中日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现状看, 中日两国互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之一。回顾战后以来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 大家可以看到, 经济合作推动了整个中日关系改善。在漫长的历史年代, 贸易合作通过民间渠道不断得到加强, 促进了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发展, 最终经过了长期积累得到了加强, 促进了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发展, 并最终促成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70 年代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在第一个关键时期, 经济关系, 尤其是其中的贸易往来都起到巨大作用, 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即使在中日两国之间出现政治方面的交涉, 甚至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时, 经济合作也在不断发展, 并且成为改善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但是两国经济关系的加深未必就提高了两国政府和国民之间的相互信赖度, 事实证明, 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只是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其间受政治关系的影响。 2 、陷入深渊的中日政治关系中日政治是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方面, 而历史问题则是影响中日关系的根本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两国之间的战争虽然早已结束, 但是这份沉重的历史遗产却一代又一代传了下来, 这粉碎了中日两个民族自古以来本相互师从、仰慕的美好感情与和平氛围, 民族情绪开始发生历史逆转。这种逆转对后来中日关系造成的影响,其程度之深刻,时间之持久, 范围之广泛。与历史问题相伴而来的还有两国在台湾问题、领土问题以及日美安保问题等分歧。这一系列原则分歧的存在, 再加上近年数起具体事件的发生, 如参拜靖国神社问题, 最近的钓鱼岛事件更将本来就不热的中日关系推向了深渊。二、中日关系的症结 1 、两强并起在亚洲, 中日两国的综合国力都在上升过程中, 是未来世界多极化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日本迟早要成为政治大国, 这与中国成为经济大国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中日两国在告别了" 一强一弱" 的时代后必须适应相互容忍和接受对方。要是彼此把对方看做是威胁自己的对手, 试图联合其它力量牵制对方, 那就势必会导致危险的对抗, 从而危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而如果认为对方是与自己既相互竞争, 又相互合作相互与促进的伙伴, 就有可能构筑起新型的双边关系的格局, 进而为亚太地区乃至于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中日经济关系正处于重大转折,即日本经济从占绝对优势正转变到相对优势。这一过渡将维持一个时期,两国间矛盾也就会不断地冒出来。 2 、中日两国间政治磨擦因素和大众传媒的片面报道中日两国间政治磨擦因素和大众传媒的片面报道, 不仅阻碍着两国增进相互理解,而且不断制造出新的相互误解乃至相互敌对的情绪。能否把中国的崛起视为中日摩擦的根源之一?从历史上看, 中国的崛起,也许会加强日本的‘危机感’,有些日本专家热心鼓噪‘朝贡论’,并将中日关系解释为‘两强’的利害冲突, ‘弱肉强食,天经地义’,没有谁对谁错。体制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对中日共同文化基础产生抵消作用。近年来中日两国国民之间出现了所谓" 感情摩擦", 以致围绕对华政策的日本国内政治形势十分微妙, 甚至连经济界也不便将希望发展日中经济关系的" 心里话" 痛快地说出来。这种为政治的、情绪的因素而牺牲两国利益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合作利益的倾向是非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