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语文《我的童年》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语文《我的童年》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1017848967 2021/5/21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语文《我的童年》教学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语文八年级下册《我的童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品味本文平淡朴素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童年的留恋及学习作者以苦为乐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作者对童年的留恋及学习作者以苦为乐的精神。
  【教法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探究法、分组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童年是一首歌,欢快的音符却难以唱尽它丰富的旋律;有人说童年是一幅画,绚丽的色彩却难以描尽它多姿的回忆。冰心曾在《春水》中深情地吟诵——“童年呵,是梦中的真,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季羡林先生的童年是怎样的?
  二、检查预习
  1、学生根据预习介绍作者季羡林
  季羡林(1911—2009),学者、翻译家、作家。山东临清人,字希逋、齐奘。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2、教师补充对季羡林先生的评价
  智者永,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3、字音字形
  生疏教谕琐事溺爱私塾孤苦伶仃万象更新
  椽子蹿房门楣一垄浑浑噩噩
  4、成语积累
  肃然起敬万象更新相依为命
  不以为然家徒四壁浑浑噩噩
  三、整体感知
  1、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找出文章中哪句话概括了作者对童年的感受?
  明确: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   请同学们根据这句话提出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同学们的疑问就是本课急需解决的问题。
  2、围绕“我的童年”,作者写了哪些人,哪些事?你对哪件事感触最深?
  明确:介绍了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父亲与叔父艰难的生活;我每天最高的享受;偷吃死面饼子的趣事;介绍我的启蒙老师;回忆童年时的小伙伴;交代我离开故乡的原因。
  
  (学法指导:注意小标题的作用)
  四、品味语言
  学者钟敬文这样评价季羡林的散文“浮花浪蕊岂真芳,语朴情醇是真行;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试结合文章内容,品析季羡林散文“语朴情醇”的特点。
  请同学们挑选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和其他同学交流分享。
  (学法指导:赏析句子可以从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效果、炼字、情感表达等角度入手)
  预设问题:
  1“我父亲和叔父到了济南以后,人地生疏,拉过洋车,扛过大件,当过警察,卖过苦力。叔父最终站住了脚。”分析这句话中动词的表达效果。
  明确:作者连用了四个四字短语,用“拉”“扛”“当”“卖”四个动词,简练概括地写出了父亲和叔父在济南所从事的艰辛工作,表现了他们为生存,在人生地疏的环境中的艰难挣扎。
  2“到了济南以后,过了一段难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