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以问题引领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摘 要] 当前,在新时代、新使命的精神指引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变得更加重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直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一个重要目标,要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就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领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 键 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引领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4-0194-0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程一直以来都是以教师宣讲为主的,教师按照要求通过系统的理论阐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教师以清晰的思路、旁征博引的洒脱、口若悬河的表现会赢得“精彩”的课堂美誉,这种课堂教学在信息相对封闭的时期能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能给学生带来心灵的震撼,达到育人的目的,而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代,如果继续沿用这种“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我们就会看到“你讲我睡觉”“你讲你的,我干我的”的尴尬场面,教育的实效性会大打折扣。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思想政治课教学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主观能动性这个内因,才会帮助思政教学走出单向的、一厢情愿式的尴尬境地,重新焕发思政教学的生机与活力。那么,如何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呢?笔者认为,以问题引领的方式组织思想教学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一、问题引领是思想政治课的本然存在
思想政治课最重要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就是解决人的思想问题,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而解决思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弄清“症结”“疑惑”所在,解决的过程也要针对问题,围绕问题,因此,问题引领是思想政治课的本然存在。
(一)思想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然属性
思想活动一定是有思有想的活动,而有思有想的活动一定是伴随着问题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寓思想性于知识性之中的一门课程,课程的灵魂与核心无疑是思想性。而要让思想性充分地体现就需要课程本身能够激发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唯有如此,思想性的政治课堂才能成为学生的思想舞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一方面,其具有向学生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任,而这种传播应该在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基础上进行才会具有实效性,当代的学生思想绝非是一张可以由教师随意描画的“白纸”,而是在其他媒体,甚至自媒体的影响下带有一定底色的“彩纸”。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传播就必须下一番“破立”的功夫,要在学生的思想世界激起涟漪,经过辩证的思维达到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肩负着解决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重要使命,目前的大学生思维活跃又简单,既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又没有稳定的立场,很容易随波逐流,甚至迷失自己,有的甚至因为思想问题而走极端。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摸清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思想经历去伪纯真、去恶扬善。
(二)问题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所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本质上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其实践性主要表现在问题意识的导向上。(1)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本质属性就是实践性。因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