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方案(完整)
———————————————————————————————— 作者:
———————————————————————————————— 日期:
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方案
目 录
一、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监控措施
二、重大危险源清单
三、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方案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监控措施
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上诉情况的组合所形成的根源或状态称为危险源。
为了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依据现代安全管理的理论,应根据企业的施工特点,依据承包工程的类型,特征、规模及自身管理水平等情况,辨识出危险源,列出清单,并对危险源进行逐项评价,将其中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且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源定义为重大危险源,如可能出现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中毒以及其他群体伤害事故的状态。同时必须建立管理档案,其内容包括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结果和清单,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出现伤害的范围,性质和实效性,制定消除和控制的措施,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和应给予安,且纳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中。
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不漏项,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
危险源的辨识范围
①位工程在其生产活动中,因自身活动,产品或服务而产生的危险源,包括:
施工准备阶段的危险源;
基础施工阶段的危险源;
结构施工阶段的危险源;
装修施工阶段的危险源;
设备安装阶段的危险源;
工程验收交付阶段危险源;
停止施工阶段的危险源
②相关方(包括供货方、分承包合同方、劳务方等)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险源,包括:
材料供应方提供源材料及产品的危险源;
工程分包方在施工活动中的危险源;
设备租凭方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危险源;
劳务方在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
其他相关方(参观、访问、检查、实习)活动中的危险源。
③考虑三种状态下的危险源
正常施工情况下的危险源;
异常施工情况下的危险源;
紧急情况(如火灾、爆炸、抢险等)的危险源。
④考虑三种时态下的危险源
过去曾出现的危险源;
现在正在发生的危险源。
将来可能出现危险源。
根据建筑施工特点,对现有的或计划中的作业环境和施工组织中存在的危险源和风险进行辨识,预测和评价。
危险源的辨识时间
各施工工程应根据本施工阶段所涉及的危险源分阶段辨识。可分为:地下室施工阶段、结构施工阶段、装修阶段。
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可采用沟通与交流,现场调查与观察,查阅有关记录分析、安全检查法、作业条件的危险程度评价等方法。
危险源的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方法
根据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风险评价。用判断法(优先)和D=LEC计算方法确定风险等级。
优先采用直接判断法评价,对下述情况可指直接定为较高级别的风险
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的;
曾发生过事故,现在尚无合理、有效控制措施的;
直接观察到存在潜在重大风险(火灾、爆炸等)的。
采用以下方法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带来的风险
D=LEC
式中:D—风险值
L—发生事故可能性的大小
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a) 当用概率来表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L)时,绝对不可能发生事故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事故的概率为1。然而,从系统安全角度考察,绝对不发生事故时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为0.1,而必然要发胜事故的数值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指定为若干中间值,如表1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可以预料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6
相当可能
极不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实际不可能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当确定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程度(E)是,人员出现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