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0
文档名称:

个税收筹划案例.docx

格式:docx   大小:441KB   页数:8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个税收筹划案例.docx

上传人:丽丽 2021/5/24 文件大小:4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个税收筹划案例.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个税收筹划案例
附件1:
企业兼并中的税收筹划大有可为
税收政策对企业来说不仅要理解,而且还要精通,只有合理、合法做到对税
收政策的灵活运用,做好税收筹划,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比如一家企业
为了发展壮大自己,因自己手中暂时缺乏大量资金来扩大厂房和增加机器设备,
又不想从银行借入资金,怎么办此时正好有一户企业,因经营不善亏损严重,
正处于停产倒闭状态。对这种情况,就可利用税收政策的规定,对停产企业进行
兼并。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组改制中若干所得税业务问题的暂行规定》(国税发[1998]97号)指出:被吸收或兼并的企业已不符合企业所得税纳税条件的,应以存续企业为纳税人,被吸收或兼并企业的未了税务事宜,应由存续企业承继。
另对亏损弥补的处理规定:企业以新设合并方式以及吸收合并或兼并方式合并,
且被吸收或兼并企业按《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规定不具备独立纳税
人资格的,各企业合并或兼并前尚未弥补的经营亏损,可在税收法规规定的弥补
期限的剩余期限内,由合并或兼并后的企业逐年延续弥补。
从中不难看出,这些条件的存在,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这家企
业对停产企业进行兼并,对自己发展有以下好处:一、可以充分利用停产企业的
闲置厂房和设备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前提是和本企业生产同类产品);二、可以
在不占用自有资金的情况下,节约大量的流动资金而迅速投入生产;三、不必从
银行借入过多资金,承担大量的负债。同时,作为合并或兼并后的存续企业,也
可对被吸收或兼并前的企业未弥补亏损部分进行税收弥补。由于对被合并或兼并
的亏损弥补,减少了应纳税所得额,也相应减轻了税收负担。
附件2:
企业集团税收筹划策略(上)
企业集团税收筹划是从集团的发展全局出发,为减轻集团总体税收负担,增
加集团的税后利润而做出的一种战略性的筹划活动。企业集团的税收筹划具有超
前性、目的性、全局性等特征,它是现代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对
于企业集团来讲,由于其资金存量厚实,盘活、调度效果明显,因此在战略选择、
兼并重组、经营调整等方面优于独立企业,在税收筹划方面有着独立企业所无可
比拟的优势。
企业集团税收筹划基本思路
对企业集团的税收筹划,一般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1.缩小集团企业或集团的税基。缩小税基,可以减少应纳税额,例如在税法
允许范围和限额内,实现各项成本费用扣除和摊销的最大化等,减少应纳税所得
额。
2.使集团整体适用较低的税率。在税法中除少数税种采用单一税率外,均有
各种不同的税率,有的还采用累进税率,在税收筹划方面有着广阔的筹划空间。
3.合理归属集团企业或集团所得的年度。所得归属的处理,可以通过收入、
成本、损失、费用等项目之增减或分摊而达到,但需要正确预测销售的形成、各
项费用的支付,了解集团获利的趋势,做出合理的安排,才能享受最大利益。
4.集团整体延缓纳税期限。资金具有时间价值,延缓纳税期限,可享受类似无息贷款的利益。一般而言,应纳税款延期越长,所获得利益越大。当经济处于通货膨胀期间,延缓纳税的理财效益更为明显。
5.利用税负转嫁方式降低集团税负水平。税负转嫁存在经济交易之中,通过价格变动实现,而集团内部企业投资关系复杂,交易往来频繁,为税负转嫁到集团之外创造了条件。
6.平衡集团各纳税企业之间的税负。通过集团的整体调控、战略发展和投资延伸,主营业务的分割和转移,以实现税负在集团内部各纳税企业之间的平衡和协调,进而降低集团整体税负,这是企业集团在纳税筹划方面的特色。一
下面重点论述税负转嫁筹划策略、互惠定价筹划策略、租赁减税筹划策略和
设立核心控股公司、财务中心筹划策略。
税负转嫁筹划策略
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之后,通过各种途径,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
人承担的过程,其旨在消除或减轻自身的纳税义务。税负转嫁基本上与税法无关,
只是利用商品购销过程中价格的控制而将税负转嫁给他人,其行为并未侵害国家
利益,亦不构成违法行为。因此,税负转嫁受到企业集团的普遍青睐。
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求弹性决定着税收能否转嫁、如何转嫁以及转嫁的有效
程度。在税收转嫁的问题上,较为常见的是:一部分税收通过提高商品或生产要
素的价格,向后转嫁给商品或生产要素的购买者;另一部分税收则通过压低商品
或生产要素进价,向前转嫁给商品或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至于转嫁程度的大小,
则要视供求弹性的力量对比(即供给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