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硬度测试材料抵抗更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称为硬度。根据试验方法和适应范围的不同, 硬度可分为布氏硬度、维氏硬度、洛氏硬度、显微维氏硬度等许多种。硬度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量,而是反映弹性、强度与塑性等综合性能指标。 3. 金属洛氏硬度原理 Principle 将压头(金刚石圆锥、钢球或硬质合金球)分两个步骤压入试样表面,经规定保持时间后,卸除主试验力,测量在初试验力下的残余压痕深度 h ,根据 h 值及常数 N和S 计算洛氏硬度洛氏硬度=N-h/S 术语及定义 Terms and Definition 初始试验力------- 试验时预加载试验力。主试验力------- 使测量样品产生残余压痕的加载。总试验力------- 初始试验力加上主试验力。程序 Procedure 试验一般在 10 ~ 35 ℃的室温进行。洛氏硬度应选择在较小的温度变化范围内进行,因为温度变化可能会对试验结果有影响。 试样应平稳地放置在刚性支承物上,并使压头轴线与试样表面垂直。避免试样产生位移。 使压头与试样表面接触,无冲击和振动的施加试验力 F 0 ,初试验力保持不应超过 3s 。。 无冲击和无振动或无摆动的将测量装置调整至基准位置,从初试验力 F 0 增加到总试验力 F 的时间应不小于 1s 且不大于 8s 。 总试验力保持时间未 4s ± 2s , 然后卸除主试验力 F 1, 保持初试验力 F 0, 经过短暂稳定后, 进行读数。对于压头持续压入而呈现过度塑性流变( 压痕蠕变) 的试样, 应保持施加全部试验力, 当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时, 施加全部试验力的时间可以超过 6s , 这种情况下, 实际施加试验力的时间应在试验结果中注明。(例如: 65HRFW , 10s ) 试验过程中,硬度计应避免受到冲击和震动。 两相邻压痕中心间距离至少应为压痕直径的 4 倍,但不得小于 2mm 。任一压痕中心距试样边缘距离至少应为压痕直径的 倍, 但不得小于 1mm 。参考文件 Reference GB/T -2009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ASTM E18-08a 金属材料洛氏硬度和洛氏表面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ISO 6508-1 : 2005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JIS Z2245:1998 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4. 金属布氏硬度原理 Principle 对一定直径的硬质合金球施加试验力压入试样表面,经规定保持时间后,卸除试验力,测量试样表面压痕的直径。布氏硬度与试验力除以压痕表面积的商成正比。压痕被看作是具有一定半径的球形,其半径是压头球直径的二分之一术语及定义 Terms and Definition 试验力------- 试验时所用的负载。压痕平均直径------- 两相互垂直方向测量的压痕直径的算术平均值。球直径------- 压头中硬质合金球的直径。程序 Procedure 试验一般在 10 ~ 35 ℃的室温进行。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 23 ℃±5℃。 试验力的选择应保证压痕直径在 ~ 之间。试验力-压头球直径的平方的比率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