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心理健康教育
张 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可是教育更要讲究方式,讲究策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都有自己的长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可是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是赤金,是完人,片面重视学生的智力教育,而忽视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其他方面的健康发展,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埋下了隐患。
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所在,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不能保证孩子们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很难一帆风顺的走下去。而随着环境的变化,和自身遭遇的挫折,就容易让孩子们无所适从,由此而导致各种悲剧的发生。从北大学生毁熊,到马加爵挥刀杀人,说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那么怎样让学生拥有心灵的净土,健康地成长呢?
一、用爱的雨露滋润孩子的心灵。
曾几何时,教育也变得非常功利,为了应付学校的考核,我们的教师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很粗暴地以学生成绩的好坏把他们分为好孩子、坏孩子。对考得差的学生往往是挖苦讽刺,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自信,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就会惹是生非,搞恶作剧,变成了问题学生。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要建立深厚的情感也需要爱。这里最有效的是平等和谐的友爱,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的爱。这是由品德问题孩子特殊的心理所决定的。作为品德问题孩子,往往对家长的好意也怀有一种戒备心理,怀疑家长是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认为对我好只不过是为了控制我。因此要建立特殊的感情纽带,就需要消除这种戒备。友爱——一种朋友式的爱——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与品德问题孩子交朋友而产生的爱,可以消除品德问题的戒备。
2. 从关怀爱护入手,消除品德问题孩子对立情绪和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建立深厚的情谊。慢慢地,双方有了共同语言,又有了一个共同愿望,孩子就会愿意自我衡量。这是启动孩子自我教育的第一步。这里,浓厚的情感、互相的信任十分重要,不然弄得个把表扬当讽刺,把批评当刁难就不行。
那么怎样建立深厚的情感呢
3. 教育部门开设心理诊所,通过心理医生有针对性的开导和治疗,可以帮助孩子们廓清思想上疑问和生活上的困惑,从而将心理隐患消灭在萌芽时期。这种做法值得大力提倡,也值得其他地区的教育部门借鉴。虽然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刚刚起步,但是只要我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就应该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走下去,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注意孩子心理分析,启动其自我教育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动物不同,人是一个能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自我改正和自我完善的实体,开始进行自我修养的个人,不仅为教育为客体,而且成为教育的主体。即个人不仅受社会教育,而且以自己的努力来教育自己,自我教育开辟了人的发展的新的可能。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品德教育虽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然而,毫无疑问,它的中心依然是自我教育。没有自我教育,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品德教育。道德标准,只有当它变成孩子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使孩子开始转化。困难的是,我们如何启动后进孩子的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自我教育,就是用一定的尺度来衡量自己。”因此,交给孩子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