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格言联璧.doc

格式:doc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格言联璧.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格言联璧.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格言联璧格言联璧清· 山阴金缨一、简介:《格言联璧》系清代山阴金缨(字兰生)先生所辑录, 其著述中尊道贵德, 在修身养性格言类作品中, 实属上佳之作。《格言联璧》分为学问、存养、持躬( 附摄生)、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几类课题, 阐述中不离“德”和“道”, 与老子《德道经》的精神颇为相合, 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国家无所不包。作者的用意在于以金科玉律之言为修身教育之本, 使人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 树立远大的道德人生志向, 成为于家、于国有用之人。本篇所论每一条整理内涵丰富, 广博而精微, 祖先圣哲的聪明智慧和无限期望尽在联珠妙语之中, 对培养道德人生观教义深远, 老少咸宜, 故在此推荐此文。选录时我们对原文做了少量修订。北京德慧智教育科技中心二、正文学问类◎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尚需读经。◎为善最乐,读书便佳。◎聪明用于正路, 愈聪明愈好, 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 聪明用于邪路, 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竭忠尽孝谓之人, 治国经邦谓之学, 安危定变谓之才, 经天纬地谓之文, 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妄。◎以圣贤之道教人易, 以圣贤之道治己难; 以圣贤之道出口易, 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圣贤学问是一套, 行天道必本天德; 后世学问是两截, 不修己只管治人。◎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知人而复知天,方是有根学问。◎理以心得为精,故当沉潜;不然,耳边口头尔;事以典故为据,故当博洽;不然,臆说杜撰也。◎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通。◎古之君子,病其无能也,学之;今之君子,耻其无能也,讳之。◎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则神疲而不入。◎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鱼离水则鳞枯,心离经则神索。◎志之所趋, 无远勿届; 穷山距海, 不能限也; 志之所向, 无坚不入; 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为? ◎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进入不得;不开悟,便如胶柱鼓瑟。一毫转动不得; 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戒浩饮, 浩饮伤神; 戒贪色, 贪色灭神; 戒厚味, 厚味昏神; 戒饱食,饱食闷神; 戒多动, 多动乱神; 戒多言, 多言损神; 戒多忧, 多忧郁神; 戒多思, 多思挠神; 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枯神。存养类◎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人之心胸, 多欲则窄, 寡欲则宽; 人之心境, 多欲则忙, 寡欲则闲; 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 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宜静默, 宜从容, 宜谨严, 宜俭约, 四者切己良箴; 忌多欲, 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己大病。◎怒是猛虎,欲是深渊。◎忿如火,不遏则燎原。慾如水,不遏则滔天。◎惩忿如摧山,窒慾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慾如防水。◎心一模糊,万事不可收拾;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心一执著, 万事不得自然。◎古之学者, 在心上做工夫, 故发之容貌, 则为盛德之符; 今之学者, 在容貌上做工夫,故反之于心,则为实德之病。◎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世路风霜, 吾人炼心之境也; 世情冷暖, 吾人忍性之地也; 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资也。◎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世事纷扰处,要闲得下;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境地浓艳处,要淡得下;意气忿怒处,要降得下。◎以和气迎人则乖戾灭, 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 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 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执当矫之以圆,傲当矫之以谦, 肆当矫之以谨, 奢当矫之以俭, 忍当矫之以慈, 贪当矫之以廉,私当矫之以公;放言当矫之以缄默,好动当矫之以镇静,粗率当矫之以细密, 躁急当矫之以和缓, 怠惰当矫之以精勤, 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溪刻当矫之以浑厚。持躬类◎浓于声色, 生虚怯病; 浓于货利, 生贪饕病; 浓于功业, 生造作病; 浓于名誉,生矫激病。◎莫轻视此身,三才在此六尺;莫轻视此生,千古在此一日。◎经一番挫折, 长一番识见; 容一番横逆, 增一番器度; 省一分经营, 多一分道义;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加一分体贴, 知一分物情。◎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