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古代汉语复习资料王力古代汉语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 字典辞书的编排: 1 )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 )按音序排列。 3 )按号码排列。 2 注音方式:1) 直音: 即用同音字注音。2) 反切: 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 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 即用“呼”的声母 h和“报”的韵母 ao 声调(ˋ) 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 )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 释义方式: 1 )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 2 )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 瓦器, 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3) 义界: 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 4 )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 常用工具书: 1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 540 部, 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 是清朝康熙 49 看开始编写的, 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 55 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 214 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 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 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 1979 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 1993 年问世。 5 )《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 )《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 年第一卷出版, 1994 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 1 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 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 古今兼收, 源流并重。首先, 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 这部词典引例丰富, 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 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 )《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9 )《词诠》:近人杨树达著。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10)《诗词曲语辞汇释》: 近人张相著。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鱼词 537 个, 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 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这部著作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二、汉字的结构 1、汉字的结构与“六书” 1 )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 象形: 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 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 随体诘诎”。如日、月、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 3 )指事:许慎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一眼看去就可以认识大体,仔细观察就发现意义所在。如:上、下、中、亦(腋) 、本、末、未、寸、刃、甘等。 4 )会意:许慎: “比类合谊,以见指挥”,字面意思是会合成意, 即由若干符号相互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某种意义。如:逐、取、武、及、戒、朝、暮、牧等 5 )形声: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部分表示意义或字义的属类,叫形符(或意符);另一部分大致地表音,叫声符。如:江、河、杨、柳等。 6 )假借:许慎: “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有些词原先没有为它造过专用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 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使用了。如:莫。 7 )转注:许慎: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即两个字的部首相同、两个字的意义有引申关系。如:考、老。 8 )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的位置:( 1 )左形右声。如:松、理、越。(2) 右形左声。如雕、期、鸿、救。(3) 上形下声。如茅、空、简。(4) 下形上声。如基、裳、姿。(5) 外形内声。如园、闾、街。(6) 内形外声。如辩、闻、雠。 9 )形符和声符位置有反常的情况:如“视、祁、锦、钦、冯、和、蚀”是右形左声, “钊、到”是左形右声, “闷、问”是内形外声, “闺、阁”是外形内声,“孟”是上形下声,“笃、筑、竺”是下形上声。 10) 形符和声符不能按自然结构分析:(1) 形符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