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一、当前公安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从多年公安执法实践来看, 我市总的形势是好的, 但从局部来讲问题仍然不少, 特别是执法不规范的问题在一些方面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执法形象。一是受理立案不规范。受工作考评等因素的影响, 一些公安机关和民警不依法及时受理群众报案, 行政案件该受理不受理, 刑事案件该立案不立案, 不破不立、破了也不立的情况大量存在。二是***不规范。***不规范是影响办案质量的最主要原因。从历年执法质量考评和案件抽评情况来看, 多数不规范的案件中均能反映出民警重口供、轻物证, 重实体、轻程序, 重破案、轻办案, 重有罪证据、轻无罪证据的思想, 办案民警该履行的程序不履行, 该调取的证据不调取。在市局对 2010 年上半年全部 27 起命案卷宗考评中, 最高分 97分, 最低分 60分, 80 分以下的 10起, 占总数 37% , 主要原因是现场证据收集、提取、固定、保管不规范, 应当查证的事实、情节没有查证或查清, 应当提取、扣押、送检物证、痕迹而没有提取、扣押、送检。同时, 取证不规范问题也反映在行政案件中, 2009 年至今年 6月, 全市公安机关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 66起, 撤销 8 起,全部是因为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三是量裁处理不规范。从近年来行政案件集中抽评情况来看, 滥用自由裁量权、同事不同罚在行政执法中相当普遍, 在量罚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多数公安机关未考虑同类案件处理的平衡性, 处罚的随意性很大, 在同一地区、同类案件中, 难以找出一个量裁的基准, 导致处罚结果与违法的情节、后果严重不相符。执法结果不公正既是群众反映最大的问题, 也是影响法律严肃性和执法公信力的最主要原因。一些派出所为完成指标, 把本应由派出所裁决的案件上升为公安局裁决的案件,人为提高处罚标准,造成执法不公,侵害被处罚人的权益。四是服务管理不规范。从服务和管理方面的情况来看, 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窗口单位“四难”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 尤其是办事程序烦琐、办事时间拖沓, 群众对“事难办”的反映仍然很大。据林州市公安局调查, 在办理“二代证”过程中, 一些急于外出务工的群众为尽快办理身份证, 步行数十里山路赶到派出所排队等候, 可照完相、填完表后, 拿到身份证往往还要等上几个月。第二是监督检查不规范,各个行政管理部门在治安巡查、监督检查过程中,还存在态度粗暴、方法简单等问题,执法扰民现象在一些地方还比较突出。从调研情况来看, 上述“四个不规范”在各级公安机关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是执法规范化建设中需要着力整改和规范的重点。二、公安机关执法中问题的原因分析经过多年教育培训、整改规范, 全市公安民警的执法观念有了很大改变, 执法素质有了很大改善, 执法形象有了很大改观, 但当前公安机关执法活动中还存在的诸多不规范, 充分说明教育培训、整改规范还不够到位。从对部分县区和局机关各警种的情况分析来看,尽管不同地区、不同个体产生执法问题的原因各异,但总体上可以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加以剖析。内在原因。主要是执法者个体的原因,即“人”的问题, 主要是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民警的观念、素质和责任心问题。一是执法观念不强。“二十公”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提出了“执法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