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申论对策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申论对策对策的本质要求:针对性、可行性。一、对策的总体形式: 1、对策的基本结构; A. 对策的铺垫( 总还是要有的); B. 对策的主体( 最重要); C. 对策的总结( 可有可无,根据字数灵活处理)。 2、铺垫的写法( 三要素:问题、角色、原则)。 A. 针对电动车的大量出现而引发的争议,作为市政府工作人员, 本着以人为本,方便百姓的原则,提出以下几个方案: B. 针对的问题必不可少, 其他可长可短, 可有可无, 灵活应对。 C. 一定要灵活应对,不能死套句式,陷入僵化。二、对策的针对性: 是对对策最重要的本质理解之一。 1、针对性的本质含义: 针对材料中的问题,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强调不能主观空发对策。 A. 问题——原因分析( 材料已经给定前两项) ——对策; B. 问题( 材料只给定了第一项) ——原因分析——对策。对策的针对性示例一( 电动自行车): (1) 没有正规培训:加强电动车驾驶培训; (2) 电池污染、质量问题多:出台规定,对电池的废弃和电动自行车的质量加强监管; (3) 标准滞后:制定新的标准; (4) 法律冲突:健全完善法律法规; (5) 安全问题:借鉴汽车行业经验,引入强制保险等机制。对策的针对性示例二( 社会救助): (1) 加大投入; (2) 进一步做好低保制度建设来解决弱势群体的温饱问题和五保供养问题; (3) 建立健全法规和秩序; (4) 对救助资金的审批和使用加强监管,确保资金落到实处; (5) 建立健全救助体系,包括司法、教育、医疗、流浪人员等方面; (6) 建立互助基金,解决特殊主体的救助问题。备注:要求不少于 5 个对策,一般写 6 个就可以了。三、对策的逻辑性: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排列,来解决问题。逻辑顺序: 1 、紧急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 2 、宏观——微观;3 、直接——间接——根本; 4 、眼前的——长远的。最常采用的思路: 法律法规——制度( 标准) ——执行层面——监管层面——观念层面。练习:对上述的对策进行重新排序(略)。举例:重庆家乐福的踩踏事件: 第一、成立领导小组; 第二、积极施救; 第三、处理善后事宜; 第四、调查事故原因,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对违法事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第五、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再发生。以上措施的特点:按照紧急重要程度排序。四、对策的操作性( 切实可行)( 如何完善对策) 1 、每条具体对策的基本形式; A. 顺承式:三个要素。对策制定或者执行主体( 相关部门)+ 具体操作+ 作用、效果和意义 B. 总分式:总概对策+ 顺承式( 这种方式比较易被阅卷人接受,获得) ,例如: 第二、加强培训。相关交通的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员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培训, 使其具备守规上路行驶的条件, 保障电动车行使的安全。 2 、如何完善? A. 结合背景材料( 提供的细节信息); B. 结合自己的主观背景知识。例如:电动自行车的例子。第一、完善法律法规。相关地方立法机构应修改或调整地方性的法规, 使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形成上下统一的法律体系。使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与管理真正有法可依。第二、制定新的标准。相关行业组织应制定符合形势发展的新的行业标准。尤其是在速度、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