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125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飞扬的岁月 2021/5/27 文件大小:1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5《争吵》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知识要求:学****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能力要求: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父亲说的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什么事;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具准备:常规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我们学****了课文《她是我的朋友》,知道了阮恒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不惜献出自己的鲜血,甚至是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多么令人感动,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同学之间、朋友之间有时也会为一点小事而发生争吵,这时,我们双方都应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学****一篇课文,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从中我们也许会受到启发。
二、 布置自学
 1、 读读课文带拼音的字,想想它的意思。
 2、 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3、 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不明白的地方。
三、 检查自学情况
 1、 请学生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 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 学****课文
1、 理清课文层次。(全班讨论)
 ①默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②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的原因
 ③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发生争吵后我和克莱谛的表现
④哪几个自然段写放学后,克莱谛主动找我,我俩和好了?
 老师归纳: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发生争吵――我很后悔――重又和好――父亲教育
2、 学****第一部分(一至四自然段)
 ①读这部分内容
 ②先同桌讨论,后全班讨论: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发生争吵后双方的表现各是什么样的?你体会到什么?
3、 学****第二部分(五至八自然段)
 ①读读这部分内容
 ②自己默读,在书上批画描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我的心情。
 ③读读自己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老师小结:这部分内容对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后的矛盾心情写得非常真实具体,非常符合常理,一般人做错事后,也常常是不安、后悔――想承认错误――又怕丢脸,没有勇气。
4、 引导弄清两个问题
 ①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这是为什么?(对我的所作所为感到不理解,为我的表现感到悲哀。)
 ②克莱谛两次说“我在外边等着你”而我也回答说“我也等着你!”两人想的是一样的吗?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5、 学****第三部分(九至十三自然段)
 ①读这部分内容,找找描写两个人表现的词句,你体会到什么?
 ②全班分两组,一组说我的表现,一组说克莱谛的表现。
 6、 读最后一段,理解父亲的话。(全班讨论后老师总结)
  一个人不但要认识到错误,而且要敢于认错,求得别人的谅解,不能错上加错,不友好待人。
16《绝招》
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一、理解课题,导入新课
   1“绝招”的意思。(可以通过查字典或同桌议论理解题意)
   2通过课题,你还理解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
   2分段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根据阅读提示,再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小组讨论: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几个孩子都比赛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四、全班讨论交流围绕上面提出的问题,组织全班同学讨论。
   1引导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
   2重点引导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学生可各抒己见,想象他在练的过程中是怎样克服困难,虚心求教,持之以恒的,想象他在取得成功后的喜悦。
   3通过两次比绝招的阅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中有很多处描写了人物的动作和对话,要通过这些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内心和感情,并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出来。
  六、扩展延伸
    说说自己有哪些绝招,平时有过像课文描写的那样的比赛吗?有兴趣的可以写一写。
语文园地四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教你学一招”,要求学生和别人交流自己拿手的本领。
  一、教学前,详细布置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让学生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如道具、作品或展示的材料。
  二、创设互教互学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交际兴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