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解名词解释解剖复习题一、名词解释: 运动系统:1 胸骨角: 胸骨柄、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凸形成胸骨角,两侧连接第 2 肋,是计数肋的标志。 2 椎间盘:是连结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由髓核和纤维环构成。 3 翼点: 是额骨、顶骨、颞骨、蝶骨四骨会合处, 骨质薄弱, 内面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通过, 若骨折, 易形成颅内血肿。4 腹股沟韧带: 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 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 称为腹股沟韧带。 5 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为腹壁扁肌间的一条斜行间隙。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消化系统: 6 咽峡:由腭垂、腭帆的游离缘、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处。 7 麦氏点:是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通常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外、中 1/3 交点处。 8 齿状线:肛瓣与肛柱下端共同连成锯齿状的环行线。齿状线是内、外痔的分界。 9 肝门: 肝脏面的横沟称为肝门, 是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肝管及神经、淋巴管出入之处。 10 咽淋巴环: 由舌扁桃体、腭扁桃体、咽扁桃体共同围成的淋巴组织环, 具有防御功能。 11 上消化道: 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消化管称为上消化道。即: 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 12 下消化道: 从空肠到肛管的消化管称为下消化道。 13 腹膜腔:是脏腹膜与壁腹膜相互移行围成的腔隙。男性为封闭的腔隙,女性腹膜腔借生殖管道与外界相通。呼吸系统: 14 肺根: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和神经这些出入肺门的结构, 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肺根。 15 肺门:肺的内侧面中部凹陷称肺门,是主支气管、肺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肺的部位。 16 肋膈隐窝:是肋胸膜和膈胸膜相互转折处形成的半环形腔隙, 为胸膜腔的最低部位。 17 胸膜腔: 由脏胸膜与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形成的封闭腔隙。左右各一, 互不相通, 呈负压。 18 纵隔: 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组织的总称。以胸骨角平面将纵隔分为上纵隔、下纵隔, 下纵隔以心包为界分为前纵隔、中纵隔、后纵隔。泌尿、生殖系统: 19 膀胱三角: 在膀胱底内面, 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 粘膜光滑无皱襞, 称膀胱三角。 20 阴道穹: 阴道上端包绕子宫颈阴道部形成的环形间隙, 分为前、后穹和侧穹。 21 精索: 是从睾丸上端至腹股沟管深环的柔软的圆索状结构。其内有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输精管动、静脉, 神经和淋巴管。 22 会阴: 广义会阴: 封闭骨盆下口的全部软组织。狭义会阴: 肛门与外生殖器之间的区域。脉管系统: 23 静脉角: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汇合处的夹角,是淋巴导管注入的部位。 24 乳糜池: 为胸导管起始部的膨大处, 位于第 1腰椎前方,由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 25 胸导管:是全身最大的淋巴管,起自第 1 腰椎前面的乳糜池,沿脊柱上行,最后注入左静脉角。它收集下半身及左侧上半身(即人体 3/4 )的淋巴。 26 卵圆窝:位于右心房一侧房间隔下部的浅窝,是卵圆孔闭锁后的遗迹。此处是房间隔缺损的常见部位。 27 心包腔: 是浆膜心包的脏、壁二层相互移行形成的间隙。 28 心传导系: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 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等。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和传导冲动,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性搏动。神经系统: 29 灰质:中枢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