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洗涤剂机理.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洗涤剂机理.doc

上传人:ffy51856fy 2016/6/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洗涤剂机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探究洗衣粉机理摘要: 洗衣粉是一种碱性的合成洗涤剂, 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烷基苯磺酸钠,少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再加一些助剂,磷酸盐、硅酸盐、元明粉、荧光剂、酶等。汉高(德国) 在 1907 年以硼酸盐和硅酸盐为主要原料,首次发明了洗衣粉。由于洗衣粉能在井水、河水、自来水、泉水、甚至是海水等各类水质都表现出良好的去污效果, 并广泛使用于各类织物, 所以其生产和使用就迅速发展起来。现在, 洗衣粉几乎是每一个家庭必需的洗涤用品。 Part1. 洗衣粉成分及作用机理: 1. 成分洗衣粉的成份共有五大类:活性成份、助洗成份、缓冲成份、增效成份、辅助成分。(1) 活性成份: 活性成分在洗涤剂中去污起主要作用。洗涤活性成分是一类被称作表面活性剂的物质, 它作用就是减弱污渍与衣物间的附着力, 在洗涤水流以及手搓或洗衣机的搅动等机械力的作用下,使污渍脱离衣物,从而达到洗净衣物的目的。(2) 助洗成份: 助洗剂是洗衣粉中含量最多的成分,一般占到总组成的 15%-40% 。助洗剂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束缚水中所含的硬度离子, 使水得以软化, 从而保护表面活性剂使其发挥最大效用。所谓含磷、无磷洗涤剂,实际上就是指所用的助洗剂是磷系还是非磷系物质, 而也正是助洗剂为磷系的洗衣粉给我国环境造成了巨大污染, 所以我们要坚决杜绝含磷洗衣粉的生产与使用。(3) 缓冲成份: 由于洗涤剂处于碱性状态下去污能力最好,而衣物上常见的污垢,一般为酸性的有机污渍,如汗渍、食物、灰尘等,所以洗衣粉中都配入了相当数量的碱性物质,一般常用的是纯碱和水玻璃。(4) 增效成份: 为了使洗涤剂具有更好的和更多的与洗涤相关的功效,越来越多的洗涤剂含有特殊功能的成分, 这些成分能有效地提高和改善洗涤剂的洗涤性能。如: 提高洗净效果的, 酶制剂、漂白剂、漂白促进剂等; 改善白度保持的, 抗再沉积剂、污垢分散剂、酶制剂、荧光增白剂、防染剂; 保护织物改善织物手感的, 柔软剂、纤维素酶、抗静电剂、护色剂等。(5) 辅助成分: 这类成分一般不对洗涤剂的洗涤能力起提高改善作用, 但是对产品的加工过程以及产品的感官指标起较大作用, 比如使洗衣粉颜色洁白、颗粒均匀、无结块、香气宜人等。 2. 机理 1 表面活性剂起主要洗涤作用(1) 表面活性剂简介 1. 几个相关概念疏水基:(1) 脂肪烃:(2) 芳香烃(3) 混合烃( 4) 带有弱亲水性基( 5 )全氟烃基疏水性大小:(5)>(1)>(3)>(2)>(4) 亲水基:具有易溶于水,或容易与水亲和性质的原子团 HLB 值: HLB 值越大代表亲水性越强, HLB 值越小代表亲油性越强,一般而言 HLB 值从 1~ 40 之间。亲水亲油转折点 HLB 为 10 。 HLB 小于 10 为亲油性, 大于 10 为亲水性。下面是不同 HLB 值的一些用途: 1~3 作消泡剂 3~6 作 W/O 型乳化剂 7~9 作润湿剂; 8~18 作 O/W 型乳化剂, 也叫吐温型乳化剂, 13~-18 作增溶剂。 2. 分类: (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硬脂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化物(3)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卵磷脂,氨基酸型, 甜菜碱型(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山梨坦,聚山梨酯 3.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表面活性剂是由两种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