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无线鼠标毕业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749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无线鼠标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AIOPIO 2021/5/29 文件大小:7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无线鼠标毕业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摘 要
摘要: 将机械鼠标的滚动动作和左右键的操作转换成开关信号,用方波电路产生的方波信号代替原鼠标内光敏传感器的脉冲信号,用相应的开关动作可以实现鼠标光标移动和鼠标的单双击操作!而用发射和接收电路代替原来的鼠标线,可以实现鼠标的遥控。
关键字:鼠标、无线接受、方波、译码
目  录
摘  要ﻩI
第1章 引言ﻩ1
1。1 鼠标发展历程ﻩ1
1.2 鼠标分类 1
第2章 方案设计ﻩ1
2
2
2.3方案比较 5
第3章 原理与其它设计ﻩ7
3。1遥控发射电路 7
3。2无线接收和译码电路ﻩ7

3。4方波电路的设计ﻩ8

第4章 安装与调试ﻩ10
4.1所用的仪器、仪表ﻩ10
4。2调试方法与步骤 10
4。3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和解决方法 10

第5章 Protel绘图 11
第6章 改进意见 12
第7章 参考文献ﻩ12
第1章 引言
1.1鼠标发展历程
。 1968年,鼠标的原型诞生;

。 1981年,第一只商业化鼠标诞生,仍旧是机械鼠标,出现滚球鼠标;
 
. 1983年,罗技发明了第一只光学机械式鼠标,成为日后的行业标准;

. 80年代初出现了第一代光电鼠标,它需要特殊的有栅格的鼠标垫,过高的成本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 1999年,微软公司与安捷伦公司合作发布了IntelliEye光学引擎,以及第一只光学鼠标。 
 
1.2鼠标分类
鼠标的接口类型:鼠标按接口类型可分为串行鼠标、PS/2鼠标、总线鼠标三种。串行鼠标是通过串行口与计算机相连,有9针接口和25针接口两种。PS/2鼠标通过一个六针微型DIN接口与计算机相连,它与键盘的接口非常相似,。
鼠标还可按外形分为两键鼠标、三键鼠标、滚轴鼠标和感应鼠标,两键鼠标和三键鼠标的左右按键功能完全一致,一般情况下,我们用不着三键鼠标的中间按键,但在使用某些特殊软件时
(如AutoCAD等),这个键也会起一些作用;滚轴鼠标和感应鼠标在笔记本电脑上用得很普遍,往不同方向转动鼠标中间的小圆球,或在感应板上移动手指,光标就会向相应方向移动,当光标到达预定位置时,按一下鼠标或感应板,就可执行相应功能。
第2章 方案设计

方案一:在鼠标与电脑接口间用发射和接收电路代替了鼠标线,本方案除了要考虑发射和接收模块外,还要考虑接口协议,如下图。考虑到时间和难度的问题,没有选择此方案。
方案二:用遥控器控制鼠标,即用遥控器的按键信号控制鼠标的上下左右移动方向和左右键。只需要考虑发射和接收电路,不需要考虑接口协议,。
2。2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的电路的实现方案:
方案一:发射模块F05和接受模块J05C的应用。F05采用声表谐振器稳频,工作频率为315MHZ,以AM方式调制,采用PT2262编码器240mm小拉杆天线发射信号;J05C由超外差电路结构IC芯片和温度补偿电路构成, 具有较高的接收灵敏度及稳定性。芯片内含低噪声射频放大器、混频器、本地振荡器、中频放大器、滤波器及限幅比较器, 输出为数据电平信号, 直接接至PT2272解码器进行解码,接收天线约22cm。


方案二:利用红外线技术实现红外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发射部分,利用单片机AT89C2051检测坐标位移和按键动作,,如IRM8608S,对红外信号接收和解调,并输出TTL电平;TTL电平的数据流送给单片机进行处理,单片机把该数据转化为符合PS/2鼠标规范的数据报告,发送给计算机。如图:
方案三:利用无线遥控方式实现鼠标的遥控。原理与上述方案二的原理一样,只是具体的发射和接收电路有所不同。无线接收电路采用的是超再生式调频解调电路,解调后的信号经过运算放大器放大、三极管整形后输出为TTL电平的信号,再由单片机处理。
方案四:也是一种红外遥控技术,但是不涉及到单片机的应用。采用编码器集成电路VD5026以及与它配对的译码器集成电路VD5027或者VD5028。接收电路采用红外遥控接收集成电路CX20106。如图:
方案五:nRF24E1芯片的应用。,其内嵌有:一8051兼容单片机,一个9个通道的A/D转换控制器和一2。4GHZ的无线收发模块,适合用电池供电。用于无线鼠标的原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