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高一历史必修二1..doc

格式:doc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一历史必修二1..doc

上传人:fy5186fy 2016/6/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一历史必修二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一历史必修二 1.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概念阐述】 1 .土地私有制确立背景: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土地的开垦; 伴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各诸侯国的改革或变法, 土地私有制被确立起来。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肯定了土地的私人占有。基本构成:土地大部分为地主所有, 农民占有少量的土地, 由于地主阶层的土地兼并, 农民少量的土地也往往因此而丧失, 造成“富者田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特点: 允许土地买卖, 是古代中国社会基本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2 .小农经济含义: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特点: 分散性( 家庭为单位)、封闭性(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自足性( 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纳税)。影响: 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中占据统治和主导地位, 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之一,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 3 .官营手工业含义: 官营手工业是古代手工业三大经营形态之一, 专门负责官府专用和皇家私用物品的制造。夏商周时期即出现官营手工业, 从汉武帝时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也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特点: 特殊行业的垄断性, 最有利可图的行业, 都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不计成本的奢侈性,其经营对民间市场没有影响, 是朝廷财政的大支出; 技术工艺的高超性,“工官”工场的制作水平, 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 但是技术工艺的传承也具有封闭性,往往导致失传。 4 .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含义: 民营手工业即由民间私人经营, 生产目的是为市场服务, 产品主要是民间消费品;家庭手工业是以纺织为主,一般为农户的副业, 其产品主要用来缴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买卖。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这两种经营形态, 自给自足性质的家庭手工业长期存在; 民营手工业也有杰出的技艺贡献,而且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出自民营手工业。 5 .古代中国的瓷器制瓷历程: 早期的瓷器不过是釉陶, 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唐代的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清代康熙年间,发明了粉彩瓷器工艺。种类:青瓷、白瓷和粉彩瓷;名窑:定窑、钧窑、龙泉窑、耀州窑和景德镇窑等。 6.“市”的形成与发展“市”的含义: 一般是指都市里的商品买卖和货物集散的场所, 还有一种是乡村的民间集市( 草市), 此外, 唐代以后还有所谓的“夜市”。发展历程: 宋代以前的“市”基本是集中在一起的, 它们被限定在规定的墙垣之内, 与民居分开。宋代以后突破了原先的时空限制, 商业活动也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宋代的草市已经具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价值:“市”的变迁反映了古代商业的不断进步和商品经济的繁荣。 7 .重农抑商政策含义: 是古代中国历代王朝采用重视农业而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经济思想与政策, 最早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后历代封建王朝沿用。目的: 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以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作用: 对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安定人心, 进而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重农抑商”虽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 但它强化了自然经济, 压抑了社会经济活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8 .明清的“海禁”政策含义: 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称为“海禁”, 这种禁止主要是针对民间贸易, 但官方贸易仍然限禁严格。史实表现: 明王朝维持“朝贡”贸易体制, 严加禁阻民间的海外贸易; 清顺治年间颁布了“海禁令”; 明王朝执行的“海禁”政策一直延续到清代鸦片战争前夕。实质: 维护专制统治的闭关锁国政策。影响:海禁政策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也使得中国社会在 19 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史料解读】 1 .沉重的赋税和力役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唐] 杜甫: 《石壕吏》资料显示: (1 )战争频繁、过度征发徭役,使人口大大减少,成年男子不够, 连妇女也被征用,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2 )作者同情劳动人民,忧虑统治危机。问题设计: (1 )从诗歌反映的现实来看,统治者征发徭役的对象有哪些?( 2) 诗歌中反映出统治者通过哪种方式对人民进行统治和剥削?容易导致什么后果? 问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