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我国缓控释肥料现状和发展方向.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缓控释肥料现状和发展方向.doc

上传人:fyyouxi23 2016/6/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缓控释肥料现状和发展方向.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 我国缓/ 控释肥料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来源: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8 (4) .-1-4 作者:张夫道等阅读次数: 133 1现状 百花齐放是我国缓/控释肥料研究的最大特色 1972 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李庆逵院士在我国首先开展缓释肥料的研制,基本上与日本同期研究。 1985 年原郑州工学院许秀成、李菂苹使用磷酸铵钾盐包裹尿素成功。至目前为止,我国已发展为世界上缓/控释肥料种类最多的国家。 包膜型缓释肥料 包膜材料(1) 热塑性材料:包括废弃地膜材料和树脂材料。(2) 废弃物改性材料。(3) 化成材料:在包裹肥料颗粒过程中,材料之间、材料与肥料养分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而成为防水膜。(4) 无机材料:硫磺,磷酸铵钾盐,高岭土,蒙脱土,硅藻土等。(5) 水溶性混聚物材料 包膜设备(1) 底喷式流化床,又称为流化床喷动塔。(2) 转筒连续装置。 内质型缓释肥料使用水溶内质性缓释剂与尿浆或 NPK 料浆充分融合技术,达到肥料氮缓慢释放的肥料,适用于高塔复混肥和尿素装置直接生产缓释肥料,也适用于半料浆法缓释复混肥料生产。 胶结型(或称胶粘型)缓释肥料使用具有胶结性能(胶粘性能)的缓释剂将肥料粉末粘结成具有缓释性能的圆颗粒肥料,适用于转鼓造粒的复混肥和缓释钾肥。 缓释型 BB 肥(1) 将缓释尿素与颗粒状磷、钾肥或复混肥料掺混而成的肥料。(2) 按不同作物生育期需肥量将不同时间段释放的缓释肥料掺混而成的肥料。 自主创新形成了我国缓/控释肥料的独特体系..页眉.. 页脚. 我国缓释肥料的研制从起步阶段走的就是自主创新的道路,而且,一直围绕大田作物专用缓释肥料开展科研工作。纵观我国缓释肥料行业,除了树脂包膜和硫包膜技术是引进日本、美国和加拿大技术并经过改进外,肥包肥技术、废弃物改性技术、化成材料包膜技术、水溶性混聚物技术、保水型缓释尿素技术、内质型缓释肥料技术,胶结型缓释肥料技术、缓释 BB 肥技术、缓释钾肥技术等均是我国科学家首创的, 到目前为止,已获国内外授权的发明专利有 20余项。 产、学、研有机结合加速了缓/控释肥料产业化我国缓/控释肥料的特点就是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实验室研究与工厂的中试和规模化生产相结合,大大缩短了产业化的周期。目前,我国已投产的厂家年生产能力为 240 多万 t。 各类缓释材料和工艺设备的优缺点 树脂类材料和工艺设备的优缺点 优点采用树脂类材料包膜肥料养分释放时间长,其中肥料氮素的释放时间可长达 500d 。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草坪、花卉和林木上施用,特别是欧洲和美国严禁在耕地上施用。 缺点(1) 树脂在土壤中很难降解,通常降解期为 30~ 50年,树脂包膜尿素中树脂含量为 13% ~ 20% ,也就是说,每 100kg 包膜尿素中含有 13~ 20kg 树脂,长期施用,必然破坏土壤的物理结构,比塑料地膜破坏力更大。日本有两种可降解树脂材料,一种是树脂与淀粉的混合物,淀粉被微生物分解后,树脂壳呈筛状物或崩解成碎片状残留在土壤中,仍会破坏土壤结构;另一种是光降解树脂,倘若制作成地膜,见光后可缓慢降解,若用作膜材,地下无光,则不能降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