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两只老虎口风琴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两只老虎口风琴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1652129**** 2021/6/1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两只老虎口风琴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目标】 
1、快乐的学会F大调。 
2、初步接受合奏训练,弹好二声部轮奏,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3、通过演唱和演奏,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F大调;初步接受合奏训练,弹好二声部轮奏。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自然和谐的声音进行二声部轮奏。 
一、创设情境,快乐起程。 
     1、用口风琴的吹奏来问好,老师吹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进行即兴创编。然后学生和老师进行合奏(老师吹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学生吹前半句,老师接后半句),最后分两组进行轮奏的铺垫练****160;
(评析:大多数学生情绪高涨,对这个步骤很感兴趣。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情境的重要性,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让快乐起程。 
反思:有小部分学生不听指挥,乱吹。 
对策:在以后的课堂中多用这种形式问好与练****慢慢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惯与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指尖飞舞,快乐飞扬。 
(一)快乐学会F大调 
1、复****C调音阶 
学生看图唱音阶,并用口风琴齐奏。 
2、学****F大调 
学生吹奏完C调音阶后,教师讲讲音阶王国的故事。利用故事法教学F大调。 
平时,我们演出的时候,总是按图上的顺序。这种从C—C按高低音次序排列起来的阶梯叫音阶。一般排在最前面的那个音叫主音。 
这一天,在排队的时候发生了争吵。 
F说:“为什么每次排队都是C排在第一位当队长呢?我今天也要当队长,也要当主音。” 
C说:“不行,很多歌曲都离不开我,我就当队长。” 
可是F不服气,它不管C同意不同意,硬是叫大家听从它的指挥,排成了新的队伍,B不愿意,F给它戴上了标有“b”的魔术帽子后也开心起来了,瞧,它们来了(出示F大调图谱,“b”用红色突出。),正快乐的唱着歌向我们走来呢! 
我们也加入它们的快乐中去吧,用口风琴和他们一起表演吧! 
3、练****F大调音阶,强调bB的位置。 
(二)轮奏《两只老虎》 
1、复****歌曲《两只老虎》旋律。 
2、知道轮(唱)奏法意思。 
利用“鹦鹉学舌”游戏唱法教学:学生唱旋律,老师当鹦鹉来学舌(轮唱),请学生找出此唱法的规律。引出轮(唱)奏法概念。 
3、分组轮唱练****160;
4、同桌合作轮唱练****160;
5、教师范奏,指导指法。 
教师完整的范奏时让学生观察弹奏时的指法,并总结出扩指法:就是扩大手指的跨度,能弹奏距离较远的音符。通常:为了考虑到前后乐句的音符较大距离的弹奏而用之。例如:2个较大距离音符间没有别的音符,这时用跨指。如:刚才吹奏《两只老虎》中的最后一句
“3 5 1”,以利用1与3指的较大伸张来跨距离弹奏。 
6、熟吹歌曲。 
学生自由的用F大调练****吹奏歌曲。当学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