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化学反应过程按操作方法分为_______ 、______ 、_______ 操作。(分批式操作、连续式操作、半间歇式) 2. 反应器的型式主要为(釜)式、(管)式、(塔)式、(固定)床和(流化)床。 3. 理想流动模型是指(平推流)模型和(全混流)模型。 5. 间歇釜式反应器有效体积不但与(反应时间)有关,还与(非生产时间)有关。 6. 对于平行反应, 提高反应物浓度, 有利于( 级数高) 的反应, 降低反应物浓度有利于( 级数低) 的反应。化工生产中应用于均相反应过程的化学反应器主要有(釜式)反应器和(管式)反应器。 7. 平行反应 A P(主)S(副) 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若主E >副E ,选择性 S p与_______ 无关,仅是_______ 的函数。(浓度、温度)主- 副大于 0 ,是吸热反应! 8. 如果平行反应)( )(副主 SA PA??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若主E >副E ,提高选择性 PS 应____ _。( 提高温度) 9. 理想反应器是指_______ 、_______ 。[ 理想混合( 完全混合) 反应器、平推流( 活塞流或挤出流) 反应器] 8. 全混流反应器的返混_______ 。(最大) 平推流反应器的返混为_______ 。(零) 9. 对于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当循环比β→ 0 时为_______ 反应器,而当β→∞时则相当于_______ 反应器。 10. 反应器物料的停留时间的分布曲线是通过物理示踪法来测定的,根据示踪剂的输入方式不同分为_______ 、_______ 、_______ 。(脉冲法、阶跃法、周期示踪法) 11. 平推流管式反应器 tt?时, E(t) =_______ 。(∞) 12. 平推流管式反应器 tt?时, E(t) =_______ 。(0) 13. 平推流管式反应器 tt?时, F(t) =_______ 。(1) 14. 平推流管式反应器 t <t 时, F(t) =_______ 。(0) 15. 平推流管式反应器其 E(θ)曲线的方差? 2??_______ 。(0) 16. 平推流管式反应器其 E(t )曲线的方差? 2t?_______ 。(0) 17. 全混流反应器 t=0 时E(t) =_______ 。(t tet ?1 ) 18. 全混流反应器其 E(θ)曲线的方差? 2??_______ 。(1) 19. 全混流反应器其 E(t )曲线的方差? 2t?_______ 。(2t ) 20. 工业催化剂所必备的三个主要条件是: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活性好、选择性高、寿命长) 21. 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中物理吸附是靠_______ 结合的, 而化学吸附是靠_______ 结合的。(范德华力、化学键力) 22. 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中物理吸附是_______ 分子层的, 而化学吸附是_______ 分子层的。(多、单) 23. 对于气—固相催化反应, 要测定真实的反应速率, 必须首先排除_______ 和_______ 的影响。(内扩散、外扩散) 24. 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 可能因晶体结构变化、融合等导致表面积减少造成的_______ 失活, 也可能由于化学物质造成的中毒或物料发生分解而造成的_______ 失活。(物理、化学) 25. 催化作用的本质是参与反应( 历程), 降低反应( 活化能), 提高反应( 速度), 因而在工业化生产时能提高(生产能力) 、降低(能量消耗)。 26 催化剂“三性”是指(活性)、(选择性)和(寿命)。 27. 催化作用与热力学无关, 因此催化剂不能催化( 在热力学上不可能发生的反应); 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平衡)。 28. 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有(化学失活)、(物理失活)和(结构变化)。 29. 凡是流体通过不动的固体物料所形成的床层而进行反应的装置都称作_______ 。( 固定床反应器) 30. 固定床反应器的主要结构型式有( 绝热式)、( 换热式) 和(径向固定床反应器)。 31. 流化床的结构型式很多, 但无论什么型式, 一般都由( 气体分布装置)、( 内部构件)、(换热装置)、(气体分离装置)等组成。 32. 当流体通过固体颗粒床层时,随着气速的改变,分别经历(固定床)、(流化床)和(气流输送)三个阶段。 33. 固定床阶段,流速较低,床层压力降Δp 随着流速 u 的增加而(增加) ;流化床阶段,床层不断(膨胀) ,床层的压力降(保持不变)。 34. 实际流化床的压降Δp 与流速 u 关系较为复杂, 通过压力降与流速关系图看出,气- 固系统、液- 固系统的固定床和流化床区间都有一个(驼峰)。 35. 造成大气泡和腾涌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床高与床直径之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