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解忧杂货店》读后感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
这是我第一次看东野圭吾的书。
最近如此畅销的书,我竟然一直拖到了现在才开始读。篇幅并不是很长,却很精彩,很引人入胜。
刚开始的时候以为是像《深夜食堂》那样一个一个的小故事,不禁觉得有些兴致索然。看下去之后才发现原来一切都是有联系的。尤其是到了最后武藤晴美的故事的时候,原来三个少年打劫的对象竟然是自己曾经帮助过的人。错了,不是曾经帮助过,而是在未来几个小时他们帮助过的那个人。
披头士的唱片、渔店的音乐人、汪汪事务所、孤僻的木雕少年、击剑选手等,这些人物的逻辑和时间关系在百度上都有明确的时间和顺序。具体相互关系也都有详细的介绍。对于我这种看书囫囵吞枣的人来说,实在是没有经历去具体的研究透彻。这也许就是古语中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我从上学时看书就有这样的感触,这句话完全就是在说我这种人。
解忧杂货店—东野圭吾
既然决定了在之后每完整的看完一本书后,都要写读后感,因此,为了这个想法,坚持下去吧。无论写的好坏,只是为了让自己在读完每一本书之后有更深的体会,能够让自己更快的成长起来吧。
毕竟,我也是一直有一个作家梦的。虽然从未实现过。
看书的时候有两个感悟:
一)做事情要求无愧于心,太过在意得失,到最后失去的可能会更多。
这一点在三个少年的身上可以获得很明显的感受。
三个少年由于泄愤或仅仅是为了报复那个他们认为会拆掉孤儿院改建旅店的企业家之后,机缘巧合进入了杂货店,收到了来自过去的信件,寻求帮助。他们原本是社会上所谓的没有用处的废物,在哪里都不被认可的人,自身也缺少对自己的认同感。然而不管是出于好奇还是贪玩,尝试性的回信之后,得出了信件是来自于过去几十年前的人的时候,他们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他们应该停止这种无聊的事情,因为他们是小偷,他们是不会被认可的,他们不可能对别人有任何帮助。也有人认为他们应该认真的回复信件,也许会帮助到别人。最终,他们达成了统一,对于每一个求助者,都认真的解答他们的问题。并且从最后来说,他们这样的行为改变了一些人一生的轨迹。
二)人在寻求别人帮忙做出决定的时候,往往只是为了寻求自己内心的安宁,并不真的是为了寻找一个决定。
这个感受就比较深了。好几个故事中都有这样的感觉。
绿河在给杂货店的信中咨询是否需要堕胎,其实那个时候她已经确定了无论如何都不会堕胎。她需要的只是一个支持,一个理由。因为她本身已经有了自己不堕胎的理由了,只是生活的艰辛让她也有些望而却步,她需要有人支持她,哪怕只是精神上的支持。
击剑手的故事,其实也是这样。她想放弃,以她的男友为借口,想放弃让她精疲力尽的击剑运动。只是她一直都没有放弃,因为其实在她的内心深处,其实是喜欢这项运动的。这时,她对杂货店的回信,完全是用自己的想法去解释的。虽然和杂货店三个少年写信的初衷并不相同,但这并不影响最终她过得幸福。
还有渔店的音乐人、还有披头士的忠实粉丝,其实他们写信的目的,都是希望有人帮助他们克服心中最后的一丝犹豫。
而这一点,在生活中也是表现的淋漓尽致。每次遇到需要做决定的时候,我都会反复的挣扎,考虑种种可能发生的后果,得出一个结论,在心里行程了一个选择,然后询问身边认为的值得信任的几乎每一个人。大家会给出各种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