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yjjg0025 2021/6/2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庄河十六中 李智
【教学目标】
1、透过对话探究文本,分析人物形象。
2、领会通过对比衬托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3、学****唐雎不畏强权、敢于斗争这种“士”的精神。
【课型与课时】


【预****要求】
1、学生复****文言文字词,翻译课文。
2、多读课文,预****课后研讨与练****br/>【课文简析】
本文记叙了唐雎在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出使秦国,与秦王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终于折服秦王,保存国家,完成使命的经过;歌颂了他不畏***、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揭露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加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
【教学创意】
本课的独特创意就是“表演说戏”。
充分利用作者的作品,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语气,体会人物形象。
这种活动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说戏即阐述如此表演的理由,畅所欲言。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导入新课(2分钟)
1、 一词多义:
使: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以:以大易小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以君为长者 而君以五百里之地存者
徒:亦免冠徒跣
徒以有先生也
2、请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情节。
【设计意图】复****导入,唤起学生记忆,激发学生学****兴趣。
二、一场戏剧。(15分钟)
师:本篇文章以对话展开,我们不如把它看作是两三个人的对手戏,接下来让我们再现这些场景。
1、同桌合作,分角色仿真对话表演,并说戏。
2、注重语气、语调、重音、节奏的把握。
学生揣摩并自读,教师提问明确。
第一幕:秦王:高傲、志在必得 安陵君:委婉中有坚定
第二幕:秦王:愤怒、强硬 唐雎:坚定 不卑不亢
第三幕:秦王:咄咄逼人 唐雎:沉稳
语气词总结:其、与、也、乎、哉
师:这样的语气,你们读到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安陵君:有见识 知人善任
秦王:色厉内荏
唐雎:有勇有谋
师:通过大家的表演,语气词读出了或愤怒、或高傲、或坚定的态度,不难发现在语气词的衬托下,人物的形象更加的鲜活,语气词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设计意图】表演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更深入文本,置身其中,分析人物形象效果更佳。
二者对比。(10分钟)
自主学****比较两组对话的异同
1、(秦王):“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2、(秦王):“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唐雎):“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明确:相同:内容相同,“易地”与 “不易”
安陵君的语气和唐雎的语气不同
秦王两次的态度不同,第二次更轻蔑、质问
秦王的态度和唐雎的态度
师:用安陵君与秦王来衬托唐雎,本篇文章中你还能找到其他的对比吗?
生畅所欲言。
小结:在战国策当中对比铺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