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伯牙善鼓琴》比较阅读理解.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伯牙善鼓琴》比较阅读理解.doc

上传人:yjjg0025 2021/6/2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伯牙善鼓琴》比较阅读理解.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伯牙善鼓琴》比较阅读理解
【甲】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
【乙】
凡音①,生于人心者也。乐②者,通于伦理者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惑于物也。是故知声③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能知乐,是故审④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 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⑤,非致⑥味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知好恶,而返人道之正也。 (选自《礼记》,有删改)
【注释】①音:歌曲。②乐:这里是音乐和舞蹈(有事还包括诗歌)相结合的总称。③声:这里指声音。④审:仔细观察。⑤食飨(xiang)之礼:指食礼和飨礼,用于祖宗祭祀或招待宾客。⑥致:极。
“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  
A、知音而不知乐者     B. 学而时****之 D. 衡于虑,而后作
(   )(2分)
 非致味也 (不是)   B、志在高山 (志趣)
C. 峨峨兮 (山高的样子) D. 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所以)
“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  
A. 子之听夫志    B、泰山之阴  C. 无丝竹之乱耳 D.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   )(3分)  
A.知音而不知乐者         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B.唯君子能知乐            虽有千里之能(《马说》)
C.而治道备矣              右备容臭(《送东阳马生序》)
D、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      客之美我者(《邹忌讽秦王纳谏》)
。(8分)
(1)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
译文:             
(2)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译文:   
(3)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译文:
将以教民知好恶,而返人道之正也。
译文: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乐 者 音 之 所 由 生 也 其 本 在 人心 之 惑 于 物 也
7.【甲】文中伯牙和子期共同的兴趣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乙】文告诉我们制定礼乐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请用【乙】文中的原句回答。(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