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张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3、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工具书,解决课本中出现的生字、难词
2、通过课堂质疑或讨论疏通文意
3、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达到理解文意的目的和理解作者的情感
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
(三)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2006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李春华,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学生,2006年 7 月21日在家乡勇救两名落水少年后,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的英勇事迹在当地传诵开来后,感动了很多人,团中央全国学联号召:向李春华学习做青年先锋。可是有人却在网上发表文章说,这样做不值。到底值不值呢?今天通过学习二千多年前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一文,可能就会找到答案的。 (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一
1、自学范围:第26课全文
2、自学方式: 朗读、小组合作交流、
3、自学时间: 15分钟
4、自学要求:⑴学生回顾、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孟子
⑵、初读课文,读准音,读顺文, 听录音朗读,要求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给生字标注拼音,听清句读,在此基础上学生自读,全体同学朗读课文一遍
正音:所恶 一箪食 蹴尔 不屑 苟得 不为苟得也 为宫室之美
句子节奏: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⑤是亦不可以已乎
自学指导二:
1、自学范围:第26课全文
2、自学方式: 朗读、小组合作交流、
3、自学时间: 15分钟
4、自学要求:再读课文,把握关键词句,疏通文意
(1) 组内互译,相互指正,存疑
(2)学生质疑,班内解决,教师指正、点拨
(3)找出文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字:为:为宫室之美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得:故不为苟得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
三、互动明理
自学指导一
1、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后称为“亚圣”。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