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东浩集团资本运营规划
为了加速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改革进程, 提高综合国力和
国际竞争力,我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开始组建企业集团,当时主要是通过政
府的干预形成了一批依靠行政关系统一管理的企业集团的雏形。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 通过国有资本授权持股等方式, 我国组建了一批以产权、 技术和产品等
要素控制为特征的、 较为规范的企业集团。 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深入以及
企业破产、兼并、重组的发展,企业集团的形成和规模扩张的速度逐渐加快。
东浩集团也是在上海九十年代后期组建大集团的背景下, 由政府牵头组建的
通过行政关系统一管理的企业集团。 成立五年来, 在上级领导和部门的关系支持
下,在集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集团营业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尽管几年来集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特别
是面对“两会” 后国资体制的重大变革以及上海新一年国有资产重组的大潮, 上
海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格局将会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发生重
大变化,以集团目前的经济和实力,也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
2003 年 4 月上
海四大国有商业集团合并组建上海百联集团已经发出了明显的信号, 将引发我们
更多的思考。
在集团所处的外经贸系统中,外经贸委提出了关于系统企业改革的“三化” 要求,即集团功能化、二级公司多元化、三级公司民营化,并要求集团成为以资 本经营和资产管理为主的贸易型集团。而集团过去虽然在产品经营上有较大的发 展,但在资本经营方面,尽管已做出了一些努力和工作, 但总体上发展还相对滞 后。因此,如何通过资本经营加快集团发展,跨大步、跨快步,进一步增强企业 实力,使集团在新一轮的改革和发展中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 已成为摆在我们面
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资本市场的迅猛发 展,也出现了越来越多通过资本运营迅速发展壮大的企业集团,例如上实集团、 华润集团、德隆集团、复星集团。这些集团中既有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也有民营 企业集团,既有上海本地的集团, 也有其它地区的集团。他们不仅通过资本运营 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可持续的超常规发展。他们在规模扩张 的同时也注重核心产业竞争力和总体效益的提高,没有因为过渡的多元化导致集 团规模扩张的同时效益大幅下降,也不是完全依赖二级市场的炒作而形成的短期 的规模膨胀。因此他们资本运营的成功经验,对东浩集团如何开展资本运营将起 到很大的借鉴作用
本篇报告将对这四大集团的发展历程和资本运营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
讨, 挖掘这些企业集团资本运营成功的共同因素, 同时结合东浩集团自身的资本
运营经验和能力, 总结出既符合东浩集团实际的, 又具备集团资本运营成功普遍
特征的资本运营模式, 并提出相应的举措, 以指导集团新三年改革中的资本运营
行动计划。
二、 资本运营的概念
1 、资本运营的含义
企业传统的经营方式是产品经营,即以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经营对象,将资本
直接投入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形成经营能力, 获得经营收
益。
资本运营的经营对象是资本,包括股权、企业、无形资产等。资本运营指充
分利用外来资本,优化对外投资,合理配置资产,实现自有资本的最大增值。资
本运营的根本动机是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其本质是企业产权的交易, 其结果
是企业产权的转移或重新划分及由此而引起的企业资产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 转移或重新划分。
在西方国家没有资本运营这一概念, 它是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经济环境的 产物,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期,面临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资本市场方兴未艾、 分散市场急需整合的大背景,企业要想获得超常规的高速发展, 往往走资本运营 的道路。资本运营对于我国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扩大市场占有率、 形成经济规 模、降低风险、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等具有重要作用。
2、资本运营的内容
企业资本运营的方式和具体表现内容是多样的。但总的说来,现阶段我国企 业资本运营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对外投资、长期融资和存量资产整合三大类。
其具体表现的形式和内容见下表:
资本运营具体形
式
对应的具体内容
盘活存量资产
把闲置的资产充分利用起来,使其产生效益
多元化投资
在从事产品经营的同时,拿出FS分资金,专门从事诸如
股票操作、产权转让、企业并购活动
资本市场融资
企业为了能在短期内获得资金,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通过资本的运作
实现经营规模的
快速扩张
通过并购、参股、控股的形式迅速发展壮大
优化产权结构
通过股权转让、股权回购、股权套作、经营者持股等多种
形式多样化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