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文档名称:

张利宏-激光拉曼光谱实验报告---近代物理实验.doc

格式:doc   大小:2,764KB   页数:6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张利宏-激光拉曼光谱实验报告---近代物理实验.doc

上传人:916581885 2021/6/3 文件大小:2.7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张利宏-激光拉曼光谱实验报告---近代物理实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张利宏-激光拉曼光谱实验报告---近代物理实验
激光拉曼光谱实验报告
摘要:本实验研究了用半导体激光器泵浦的:晶体并倍频后得到的532nm激光作为激发光源照射液体样品的分子而得到的拉曼光谱,确定了各个峰的退偏度,、、、、、
关键词:拉曼散射、分子振动、退偏
一、引言
1928年,印度物理学家拉曼()和克利希南()实验发现,当光穿过液体苯时被分子散射的光发生频率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拉曼散射。几乎与此同时,苏联物理学家兰斯别而格()和曼杰尔斯达姆()也在晶体石英样品中发现了类似现象。在散射光谱中,频率与入射光频率相同的成分称为瑞利散射,频率对称分布在两侧的谱线或谱带即为拉曼光谱,其中频率较小的成分又称为斯托克斯线,频率较大的成分又称为反斯托克斯线。这种新的散射谱线与散射体中分子的震动和转动,或晶格的振动等有关。
拉曼效应是单色光与分子或晶体物质作用时产生的一种非弹性散射现象。拉曼谱线的数目,位移的大小,谱线的长度直接与试样分子振动或转动能级有关。因此,与红外吸收光谱类似,对拉曼光谱的研究,也可以得到有关分子振动或转动的信息。目前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物质的鉴定,分子结构的研究谱线特征。
20世纪60年代激光的问世促进了拉曼光谱学的发展。由于激光极高的单色亮度,它很快被用到拉曼光谱中作为激发光源。而且基于新激光技术在拉曼光谱学中的使用,发展了共振拉曼、受激拉曼散射和番斯托克斯拉曼散射等新的实验技术和手段。
拉曼光谱分析技术是以拉曼效应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分子结构表征技术,其信号来源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它提供快速、简单、可重复、且更重要的是无损伤的定性定量分析,无需样品准备,样品可直接通过光纤探头或者通过玻璃、石英、和光纤测量。拉曼光谱的分析方向有定性分析、结构分析和定量分析。
振动。
(1)四个CL原子沿各自与C的连线同时向内或向外运动(呼吸式),振动频率相当于波数V=458/cm(为了叙述方便,记为振动模式1)。
(2)四个Cl原子沿垂直于各自与C原子连线的方向运动并且保持重心不变,又分两种,在一种中,两个CL在它们与C形成的平面内运动;在另一种中,两个CL垂直于上述平面而运动,由于两种情形中力常数相同,振动频率是简并的,相当于波数V=218/cm(记为振动模式2)。
(3)C原子平行于正方体的一边运动,四个CL原子同时平行于改变反向运动,分子重心保持不变,频率相当于波数V=776/cm,为三重简并(记为振动模式3)。
(4)两个CL沿立方体一面的对角线作伸缩运动,另两个在对面做位相向反的运动,频率相当于波数V=314/cm,也是三重简并(记为振动模式4)。

对于振幅矢量为,角频率为的入射光,分子受到该入射光电场作用时,将感应产生电偶极矩,一级近似下,。是一个二阶张量(两个箭头表示张量),称为极化率张量,是简正坐标的函数。对于不同频率的简正坐标,分子的极化率将发生不同的变化,光的拉曼散射就是由于分子的极化率的变化引起的。根据泰勒定理将A在平衡位置展开,可得
(2)
由(2)可以发现,表明将产生与入射光频率相同的散射光,称之为瑞利散射光。表明,散射光中还存在频率与入射光不同,大小为的光辐射,即拉曼散射光。且拉曼散射光一共可以有对称的3N-6种频率,但产生与否取决于极化率张量各分量对简正坐标的偏微商是否全为零。

频率为的单色光,可以看做是具有能量的光子,而光的散射是由于入射光子和散射物分子发生碰撞后,改变传播方向而形成的。图2是光散射机制半经典解释的一个形象表述,图中表示分子的两个振动能级,虚线表示的不是分子可能的状态,只是用以表示入射光子和散射光子的能量。
图(2a)
图(2b)
Ej
Ei
碰撞如果是弹性的,如图(2a)则二者不交换能量,光子只改变运动方向而频率和能量都没有改变,这就是瑞利散射。而发生非弹性碰撞时,如图(2b),光子和物质分子交换能量,可以看成是入射光子的湮灭和另一个不同能量散射光子的产生,与此同时,分子能量状态发生了跃迁,导致拉曼散射光产生。当初态能级低于末态能级时产生斯托克斯拉曼散射,出射光子频率为;而初态能级高于末态能级时产生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出射光子频率为。根据统计分布规律,较高能级上的分子数低于低能级上的分子数,所以拉曼散射中,反斯托克斯线比斯托克斯线强度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