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渔歌子教学设计
《渔歌子》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渔歌子》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的一首词。这首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读来让人分明感受到作者那种恬淡、闲适的隐土心情。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夫,而是水乡二月桃花汛期之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空中白鹭,两岸桃花,色泽鲜明而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澹泊、悠然脱俗的情趣。
【学情分析】
依据课标、词的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设计上,以品读词之美,领悟词之情为主线;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抓住词眼、想象画面、联系背景,让学生有层次、由浅入深地细细斟酌,从读中领会张志和追求的“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境界,感受诗词的魅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想象,感受词中的美景,体会“词中有画,画中有词”;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想象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古诗词的学习方法,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感悟“不须归”;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欣赏词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感受古诗词之魅力及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想象,感受词中的美景,体会“词中有画,画中有词”。
教学难点: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感悟“不须归”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了解课题
1、 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为什么喜欢钓鱼
今天,我们学的词人张志和也很爱垂钓,他喜爱的原因是否跟你们一样呢?现在,让我们走进这首词中,一起去领略作者的心境吧!
2、了解词牌名。
让我们齐读课题.
了解词:这是一首词,与诗不同,句子有长有短【出示课件】,所以又叫长短句。
了解词牌名:《渔歌子》是它的词牌名。读关于词牌名的介绍。《渔歌子》原来叫做《渔父》或者《渔父乐》。后来,有人给它配上了曲子,也就是渔人唱的小曲子了,所以“子”要读轻声。
范读、齐读课题。
二、一读——字正腔圆地读。
1、练习读。有人说诗词是语言的贵族,这首词一共27个字,非常简练,因此,读的时候要字正腔圆地读,读准确。请大家甩开声音练读一下吧!
生自由大声地练习读。
2、指名读。谁来字正腔圆地读一读(
两名学生左右,老师相机点评)
3、学习生字词。
塞:还有哪些读音【出示课件】齐读多音字“塞”的相关读音及组词。
西塞山在哪?原来,结合课文的注释可以帮我们了解文章的内容啊。
鳜:有一个很复杂的字“鳜”。知道什么是鳜鱼吗?我么一起来写一写。(老师范写“鳜”字)
箬笠、蓑衣:见过吗分析字形,知道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引导学生记住字的偏旁)
4、齐读:学好了生字,让我们一齐字正腔圆地读一读吧!
三、二读——琅琅上口地读。
师:这是一首供渔人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