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科:初中物理
教材版本册数: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
课题:第十二章《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
一、教学内容分析
前面学习了电学中的三个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和电阻,本节通过科学探究,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电学中重要的基本规律——欧姆定律。
本节主要由“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和“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两部分组成。本节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首先从学生学过的知识和熟悉的电学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思考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最后归纳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兴趣,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真正学会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然后通过例题的学习,学会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最后利用“信息浏览”对物理学家欧姆的科学研究进行了介绍,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的教育,培养学生好奇心和执着的探究精神。
欧姆定律是电学的重要规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把探究电流与电阻、电压的关系和欧姆定律内容安排在一节,从探究实验到得出结论,水到渠成,使学生的学习有整体感,并为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欧姆定律
2、过程与方法
(2)通过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归纳得出欧姆定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体验探究自然规律的曲折过程和科学发现的喜悦,保持对科学探究的好奇心,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欧姆定律及其探究过程。
2、教学难点:学生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欧姆定律。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学习了电学中的三个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和电阻,已经知道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经历过多次科学探究,具备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为探究欧姆定律打下了基础。由于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就是前一节学,但操作可能不熟练,将会影响探究实验的进行。
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并进行实验,让学生探究电流与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涉及的物理量比较多,使用的器材也比较多,实验过程既要更换定值电阻,又要调节滑动变阻器,还要测量多组实验数据,对学生而言有一些难度。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能力较弱,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的交流以及对实验结果评估的能力也比较弱。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属科学探究型课。课时:1学时,也可以两部分内容各用1学时,若用两课时,欧姆定律的应用可增加一些例题。
教学设计按照“提问引导——探究——结论——应用”的思路展开,先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论证,得出欧姆定律,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从生活走向物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作出猜想。通过欧姆定律的探究和理解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
六、教学器材
教具: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
学具:电源(干电池4节)、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5Ω、10Ω、15Ω)、滑动变阻器(50)、开关、灯泡、导线。以上器材每组一套。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投影电路:
教师:闭合开关灯能亮吗?缺少了什么?
学生:不能。没有电源。
教师:电源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为电路提供电压。
教师:有了电源提供的电压,电路中才可能有电流。你能想到什么?
学生: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流与电压有关系。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
教师:想想看,电阻对电流有什么作用?
学生:阻碍作用。
教师:。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你又能想到什么?
学生:电阻对电流有影响。电流与电阻有关系。电流与电阻有什么关系?
教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好。那么电流与电压、电阻有怎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一、探究I与U、R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
1、猜想与假设
教师: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现象:有时我们会发现家中的灯泡突然变暗,这种情况下人们会说些什么?
学生:爸爸会说电压太低了。
教师:现在我们来再现一下这一现象。
让学生按照投影的电路图进行实验,观察比较不同情况下灯泡的亮度。然后,根据实验现象和生活经验,对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作出猜想。
投影电路图:
图1:电源一节干电池 图2:电源多节干电池
学生实验和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学生:电源串联的电池越多,这个灯泡就越亮。因此,电压越高,灯泡就越亮,电流越大。
引导学生进步猜想:电流与电压可能成正比。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