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师专业基础知识考试教师专业基础知识考试新《义务教育法》试题一、填空题( 40 分) 1、第五章第三十五条规定: 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 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第五章第三十四条规定: 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和() 特点, 面向全体学生, 教书育人, 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第五章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 ),形成( )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4 、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 教书育人,将() 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测试题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自觉遵守(), 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2 、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 对待学生。 3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自觉抵制( ),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 ),面向(), 面向()”,和() 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 )和( )。 3 、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 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 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 的现状加以改变,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并设置综合课程。 5 、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 6 、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 的评价体系。 7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 )。 8 、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 )、( )和( )的变革。 9 杜郎口主要是创立了() 即课程自主学习呈现三个特点(), 自主学习呈现三个模块(), 课程展示呈现六个环节( )。 10 一堂好课,学习目标必须( )。好课的标准最重要的两条;一是看学生是否(), 以及()。二是看课堂气氛是否(), 学生是否( )。 11 武陟县教育局提出教学改革的四条金科玉律是( ) ( )( )() 12 教育局提出学生课堂的三度是()()() 二、选择题(单选)( 8 分) 1 、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 充分地传授知识 B.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2、“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A. 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 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 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 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3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 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 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4、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其价值观是指() A. 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 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 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 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5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 备课 B. 上课 C. 批改作业 D. 考试 6 、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 )年义务教育制度。 C. 十一 D. 十二 7 、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 A. 学费 B. 杂费 C. 学费、杂费 D. 学费、杂费、住宿费 8 、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 教书育人, 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 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B. 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C. 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 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和实践能力。三、多选(6分)_ 1 、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 ) A. 改变课程功能 B. 调整课程结构 C. 精选课程内容 D. 改进教学方式 2 、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 ) A. 民主的 B. 平等的 C. 对话的 D. 互动的 3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 A. 均衡性 B. 综合性 C. 选择性 D. 平均性 4 、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 A. 学习者 B. 定向者 C. 促进者 D. 定论者 5 .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