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育
小学教育应该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儿童纯美的心灵在尚未遭到破坏前的卓
越表现,应是小学教育和教学的出发点。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是语文
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
展。”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
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学生
的发展,努力建构新型的课堂。
一、关注学生学习的发展性,尽量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要
实施好这一目标,教师首先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心去呵护学生创新的一切灵
性。因为,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
的基础。可是实际的教学中,有许多扼杀学生创新灵性,破坏“宝贵财富”的做
法。如:有位教师问学生,冰融化了变成什么?有的学生说变成水,有的学生说
变成小河,有的学生回答变成春天。结果回答水和小河的受到表扬,说成春天的
被老师斥为“胡说八道”。这个教师的做法令人悲哀——惟一有灵性的孩子被他
狠狠打击一番,其结果,或许这个世界上因此少了一位诗人。可与其相反的,一
位老师在上完两只鸟蛋之后,看到学生仍兴致勃勃,便利用几分钟让大家说说心
里想说的话。一位学生要求上台背诵白居易的诗:“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
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这位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进
行一番热烈的对话。大家从“不能打枝头鸟”到鸟妈妈怎样照顾小鸟,又说到“我
们的好妈妈”。这时,一个学生突然说:“我们的妈妈就像鸟妈妈一样好,因为我
们都是鸟蛋。”(全班哄堂大笑)当老师询问“为什么”时,他一本正经地说:“因
为我们现在还小,比较容易被坏人带走,如果被坏人带走了,妈妈也会像鸟妈妈
一样着急的。”(其他学生赞同了:喔!那我也是鸟蛋……)我不禁为这位教师关
注学生、尊重期待,善于呵护学生的创新灵性的言行而喝彩。
二、关注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
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学生在课程学习方式上由过去的以接受性为主向
“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方式上转变。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自由地去探索,主动
去合作,自己获取?我们知道,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
己想的,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都应该
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那么学生的终身受用的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建构起来了。
小学阶段,向学生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这些内
容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素材,以“问题──探究──新问题──新探
究”的基本模式展开。这一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习了知识,重要的是在“自主、
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许多生活必备的经验。例如穷人
一课的结尾只写“桑娜拉开了帐子”便嗄然而止,这给读者留下了一片自由探索
的空间,也给学生提供了尽显个性的好机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根据
渔夫和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