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0
文档名称: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件.zip

格式:zip   大小:8,645KB   页数:110页
该文档为压缩包格式,解压后包含9个文件,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件.zip

上传人:独角戏 2021/6/6 文件大小:8.4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件
../11《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用课件-第十一章.ppt [135 KB]
../1《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用课件-第一章.ppt [588 KB]
../2《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用课件-第二章.ppt [4.37 MB]
../3《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用课件-第三章.ppt [4.29 MB]
../4《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用课件-第四章.ppt [302 KB]
../5《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用课件-第五章.ppt [162 KB]
../6《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用课件-第六章.ppt [489 KB]
../7《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用课件-第七章.ppt [293 KB]
../8《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用课件-第八章.ppt [124.50 KB]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 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灌水方法:灌溉水进入田间或作物根区土壤内转化为土壤
肥力水分要素的方法,亦即灌溉水湿润田面或田间土壤的
形式。
灌水技术:相应于某种灌水方法所必须采用的一系列科学
技术措施。
一、灌水方法类型
根据灌溉水向田间输送与湿润土壤的方式不同,一般把灌水方法分为四大类:
灌水方法
①地面灌水
②喷灌灌水
③微灌灌水
④渗灌灌水
1、地面灌水方法:使灌溉水通过田间渠沟或管道输入田
间,水流呈连续薄水层或细小水流沿田面流动,主要借重
力作用兼有毛细管作用下渗湿润土壤的灌水方法,又称重
力灌水法。
地面灌水法分为三种:
沟灌
畦灌法
沟灌法
淹灌法
2、喷灌灌水方法:即喷洒灌溉,就是利用一套专门的设
备将灌溉水加压或利用地形高差自压,通过管道系统输送
压力水至喷洒装置,将水喷射到空中分散成细小水滴,象
天然降雨一样降落到地面,随后主要借毛细管力和重力作
用渗入土壤灌溉作物的灌水方法。
喷灌
3、微灌灌水方法: 就是通过一套专门设备,将灌溉水加
低压或利用地形落差自压、过滤,并通过管道系统输水至
末级管道上的特殊灌水器,使水和溶于水中的化肥以较小
的流量均匀而又经常地、缓慢地湿润作物根系区附近的土
壤表面或地表下土壤的灌溉方法。依水流由灌水器流出的
方式不同,可分为滴灌法、微喷灌法和涌泉灌法等类型。
滴灌
4、渗灌灌水方法:又称浸灌法,它是利用修筑在地下的
专门设施将灌溉水引入田间耕作层,借毛细管作用自下
而上湿润土壤灌溉作物的灌水方法。
选择灌水方法的方法时,应主要考虑作物、地形、土壤和水源、资金投入等要素,以取得经济效益的大小为取舍依据。
二、对灌水方法的基本要求
灌水方法总目标为节水、省工、增产和取得最大经济效
益;合理的灌水方法、灌水技术应满足下述基本要求:
(1)保证实现定额灌水
(2)田间水的有效利用率高
(3)田间灌水质量高
(4)高效低耗,灌水成本低
(5)方便与农业技术措施密切配合
(6)简单、经济而便于推广
三、评估灌水质量的指标
1、 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率Ea:是指应用某种灌水方法或
某项灌水技术灌溉后,储存于计划湿润作物根系土壤区内
的水量与实际灌入田间的总水量的比值。
Ea表示应用灌水方法或灌水技术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的程度。对地面灌溉,一般要求Ea≥85%~90%
2、田间灌溉水储存率Es:是指应用某种灌水方法或某项
灌水技术灌溉后,储存于计划湿润作物根系土壤区内的水
量与灌溉前计划湿润作物根系土壤区所需要的总水量的比
值。
式中:
Es:田间灌溉水储存率;
Vs:灌溉后储存于计划湿润层土壤区内的水量;
Vn:灌水前计划湿润层土壤区内所需要的总水量。
Es表示灌水方法、灌水技术实施后,能满足计划湿润作物根系土壤区内所需要水量的程度。
3、田间灌水均匀度Ed: 是指应用灌水方法、灌水技术实
施灌水后,田间灌溉水下渗湿润作物计划湿润土层深度的
均匀程度。
式中:
Ed:田间灌水均匀度;
△Z:灌水后各测点的实际入渗水量与平均入渗水量差值绝对值的平均值(mm);
Zd : 灌水后土壤内的平均入渗水量(mm)。
一般对地面灌水方法要求, Ed ≥ 85%以上。
农田灌水方法选用Ea和Ed两个指标作为设计标推;实施田间灌水则必须采用Ea、Es和Ed三个指标共同评估其灌水质量的好坏,单独使用其中任一项指标都不能全面和正确的判断田间灌水质量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