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贝多芬 (2).ppt

格式:ppt   大小:537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贝多芬 (2).ppt

上传人:drp539605 2021/6/7 文件大小:5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贝多芬 (2).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跨世纪的灵魂
贝 多 芬
贝 多 芬
生平
声乐作品
器乐创作
创作分期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
贝多芬故居
贝 多 芬
生平
声乐作品
器乐创作
创作分期
波恩时期
维也纳时期
创作成熟时期
创作晚期
贝 多 芬
生平
声乐作品
器乐创作
创作分期
交响曲
钢琴奏鸣曲
钢琴协奏曲
重奏作品
贝 多 芬
生平
声乐作品
器乐创作
创作分期
歌剧
庄严弥撒
贝多芬1770年12月6日出生于德国莱茵河中游的波恩城,在这个城市度过了他人生最初的22年。在生活的贫寒、父亲的暴虐、母亲的呵护下,贝多芬形成了孤独,好独立思考的性格。
11岁时,贝多芬遇到了导师聂费。他精通艺术,是启蒙运动的积极参加者。聂费主要教授他巴赫的演奏风格,以及德国的传统音乐,是贝多芬理解到音乐是一种崇高的信仰。13岁时,他开始在宫廷乐队服务。1787年贝多芬会见了正忙于创作《魔笛》的莫扎特。在波恩期间,贝多芬接触了一些开明贵族和进步知识分子,经常听他们讨论社会、文学、艺术等问题。就在他19岁时,欧洲爆发了法国大革命,贝多芬深受感染,从而确立了人生观——“自由!!!能有什么东西比它更是人们所需要的呢?”!
青年贝多芬
1792年,贝多芬离开波恩来到维也纳,师从海顿、阿布莱兹贝格等人。很快,他凭借精湛的钢琴技艺和杰出的创作才能,受到上流社会的青睐。李希洛夫基斯亲王等人积极赞助贝多芬从事音乐创作。贝多芬想作为自由艺术家的谋生的愿望时常碰壁;出版商对他无情剥削。然而,在愤懑不平、骄傲自负的感觉中冷静下来后,贝多芬的思想日趋成熟。
就在贝多的事业蒸蒸日上时,命运给了他最沉重的一击:快30岁时,他的耳朵开始变聋。1802年,曾想***的他留下了著名的遗嘱和一封给两个兄弟的短信。但是贝多芬最终选择了坚强,发出了“要扼住命运咽喉”的怒吼。他清楚的认识到:生活拒绝给他欢乐,但艺术将给予他。只有通过创作,自己才能获得命运的胜利。此后他就一边借助助听器,一遍写字来和朋友交流。这些手机也成为后人研究贝多芬的重要资料。
贝多芬的助听器
经历了***危机的贝多芬战胜了自己,他的音乐开始具有前所未有的广度于深度。他的作品中开始出现英雄主题:从绝望到斗争,从斗争到平静、从平静到凯旋和欢乐。这个主题以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为开端,标志着他创作盛期的到来。他的作品不仅书写了个人的精神世界,更映照了最有生气的资产阶级和人民对社会民主理想的追求。
在一系列的社会革命中,贝多芬汲取了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从第三交响曲到第八交响曲,第三钢琴协奏曲到第五钢琴协奏曲,从第21首“华尔德斯坦”到第26首“告别”的钢琴奏鸣曲,从“拉祖莫夫斯基”到作品74、95等弦乐四重奏作品,还有从《科里奥兰》到《普罗米修斯》等作品中,我们读到了贝多芬一生从未停止的对自由、和平的追求,读到了他超凡的巨人气概,不怕艰难险阻、敢于斗争并渴望最后胜利的英雄主义精神特征。
贝多芬将人的命运的思想带到音乐中,这是他为西方音乐带来的一个最大变化。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呈现出复杂的局面,社会上笼罩着沉闷、窒息的气氛。与此同时,统治阶级竭力提倡享乐主义。贝多芬面对这样黑暗和倒退的社会,发出“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我们完全缄默”的感言。此时他中断了大型创作,转而潜心研究民歌,搜集民歌并写作民歌。抒情声乐套曲《至远方的爱人》就是这个时候完成的。
1816年后,贝多芬的耳朵几乎完全失聪,弟弟的儿子卡尔的教育、抚养问题也让他心力交瘁,晚年又患上了眼疾。尽管如此,贝多芬继续研究了巴赫和亨德尔的作品。从1818年起,贝多芬又开始创作大型作品,相继完成了《庄严弥撒曲》、《三十二变奏》、《第九交响曲》等。在《第九交响曲》成功公演后,贝多芬开始吐血,并于1827年3月26日去世。他晚年创作的风格由之前的周期蓬勃变成了对人类终极价值的关注。由此,他成为了一个跨世纪的灵魂,将古典音乐推向了巅峰,为后世作曲家照明了道路。
贝多芬纪念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