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文档名称:

手足口病72397.docx

格式:docx   页数: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手足口病72397.docx

上传人:yzhfg888 2016/6/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手足口病72397.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天堂初中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一、什么是手足口病?答: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 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二、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是什么? 答: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三、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流行的? 答: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1)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传播; (2)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也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等也可造成传播; (4)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可造成传播。四、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答: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愈后良好。部分病例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三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 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五,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答: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支持疗法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目前尚无特异性的疫苗,根据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O 版): (一)普通病例:( 1)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治疗: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二)重症病例: ; 、循环衰竭治疗; 。六、哪些手足口病病人可能发展成为重症病例? 答:具有以下特征,尤其 3岁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1)持续高热不退; (2)精神差、呕吐、肢体肌阵挛,肢体无力、抽搐。(3)呼吸、心率增快。(4)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5)高血压或低血压(6)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7)高血糖。七、手足口病主要在什么时候高发? 答:全年均可发病,一般 5—7月是发病高峰。据卫生部通报,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手足口病流行季节,且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八、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答:(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和饮食****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3)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4)注意搞好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5)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6)学校和托幼机构做好晨、午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观察与治疗。(7)托幼机构应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减少间接接触传播。(8)加强食品与环境卫生工作,减少手足口病经食品及场所传播。九、如果孩子出现发热,有皮疹等症状,家长该怎么办? 答:( 1)尽快到正规医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