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无烟医疗机构标准.docx

格式:docx   大小:103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无烟医疗机构标准.docx

上传人:小雄 2021/6/8 文件大小:10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无烟医疗机构标准.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无烟医疗机构标准
一、 成立控烟领导组织,将无烟机构建设纳入本单位发展规划;
二、 建立健全控烟考评奖惩制度;
三、 所属区域有明显的禁烟标识,室内完全禁烟;
四、 各部门设有控烟监督员;
五、 开展多种形式的控烟宣传和教育;
六、 明确规定全体职工负有劝阻吸烟的责任和义务;
七、 鼓励和帮助吸烟职工戒烟;
八、 所属区域内禁止销售烟草制品。
无烟医院在此基础上还要符合以下标准:
九、 医务人员掌握控烟知识、方法和技巧,对吸烟者至少提供简短的
劝阻指导;
十、在相应科室设戒烟医生和戒烟咨询电话。
戒烟方法
一、 每周换种牌号的香烟,新牌号香烟的焦油含量必须低于原牌号香 烟的焦油量。
二、 改喝牛奶、果汁和水,消除空腹感,打消吸烟的念头。
三、 国际五日戒烟法:戒烟前五天是最为痛苦的日子,“国际五日戒 烟法”对此有组织、有科学地执行戒烟计划。
第一日:准备阶段充发认识吸烟的危害。
第二日:用你的意志力对自己再次强调“我今天选择不抽烟”。
第三日:对瘾君子来说,2天不吸烟会引起头痛、口干、咳嗽、刺痛 感、焦虑或抑郁、腹泻或便秘等种种不适症状。这时除需有毅力外,还要 有正确的办法来对付这些症状,可以选择喜欢的洗热水澡让精神放松。
第四日:对付“尼古丁”,用饮料和茶水淡化,可以选择菊花茶或茉 莉花茶替代。
第五日:防止复吸。这时最关键的是要为自己选择戒烟而感染骄傲, 要有意识的远离吸烟人群,控制自己的食量。
四、 经常运动,注意饮食,少吃家禽类食物,不吃油炸食物、糖果和 甜点。大量摄取维生素C可以安定神经,排除尼古丁。
五、 替代方法:寻找替代办法转移注意力。戒烟后的主要任务之一是 在受到引诱的情况下找到可以替代吸烟的方法。
六、 替代持烟动作:用钢笔或铅笔取代持烟的****惯动作。
七、 少去酒吧,学会拒烟技巧。
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
医疗废物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通 过接触或者其他方式对医院的场所、设备、物品、器具及废物造成污染, 给健康人群带来一定的威胁和危害。因此,各科室必须按照《医疗废物管 理条例》、《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 标识规定》、《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法》 等有关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 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病原携带者、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措施
一、 甲类及乙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 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
果确定;
(二) 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 对医院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
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或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
协助医院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二、 乙类及丙类传染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
措施。
三、 医院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 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孕产妇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等检测单
返回规定
为了做好孕产妇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等检测服务工作,杜绝化 验单丢失,确保各种数据及时返回就诊医生,特规定如下:
一、 孕妇产前检查必须通过产科门诊接诊建册,并开出孕期免费检验 单加盖免费检测印章后赴检验室抽血检测。
二、 为了做好保密工作,并能及时、准确将检测结果返回产科医生, 检测结果由检验室操作人员亲自送至开单医生,并双方签字,若HIV待定, 检验室操作人员留取标本上报防保科,由防保科专人送市疾控中心并通知 市妇幼院进行母婴阻断指导。
三、 对HIV结果待定的患者,由防保科指导开单医生与孕产妇签定 HIV知情同意书,并保存孕产妇门诊手册或病历中。
四、 对乙肝、丙肝、梅毒孕产妇由开单医生按照传染病上报程序填卡 上报防保科。
防保科
2013年6月4日
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全员培训计划与
实施方案
按照医院等级评审的总体要求,本着为患者负责、为医护人员本身负 责,为医院负责的原则,传染病管理工作已被纳入到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 和日程中来,严格执行传染病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知悉传染病的基本 知识和防范技能,保障患者健康,保障自身健康,防范传染病的暴发和流 行是每个医务工作者的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每年拟对传染病防治知 识和技能培训两次,具体计划及实施方案如下:
培训对象:全体人员
培训内容:传染病防治知识,每年二次。
培训方式:以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