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会计学
1
温病学温病学辨证理论
概述
温病辨证除了要有中医学八纲、脏腑、气血津液等辨证理论作指导外,还有独特的辨证理论,即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并以此构成了温病辨证理论体系的核心。
第1页/共63页
在温邪侵袭人体后,会导致卫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功能失调及实质损伤,从而产生复杂多样的临床症状。以卫气营血辨证及三焦辨证理论为指导,对这些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温病各种症状产生的原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判断出病变深浅部位及性质,归纳证候类型,了解邪正消长,掌握病变的发生、发展、传变规律等,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
第2页/共63页
温病辨证理论在临床上意义:
作为分析温病病机的理论基础、作为辨别温病各种证候类型的基本纲领、作为判断温病过程中病位病情的标准、作为确立温病治则治法的依据。
第3页/共63页
第一节 卫气营血辨证
第4页/共63页
一、卫气营血理论形成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渊源于《内经》、《伤寒论》
形成于《温热论》
第5页/共63页
二、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温邪入侵人体
激发体内防御机能,出现一系列由邪正相争所引起的反应
导致了卫气营血及有关脏器功能失调及实质损害。
第6页/共63页
温病发展的主要阶段:
卫 气 营 血
卫分证 属表
气分证 气分证较浅
营分证 属里 营分证较深
血分证 血分证更深
第7页/共63页
1、卫分证
(1)概念:
卫分证是温邪初袭人体,引起以卫气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的一类证候,属于外感病表证的范畴。
第8页/共63页
(2)主要证候:
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或有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
辨证要点:发热与恶寒并见,口微渴。
病理特点:温邪袭表,肺卫失宣。
第9页/共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