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关于重阳节古诗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6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重阳节古诗文.docx

上传人:2072510724 2021/6/8 文件大小:6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重阳节古诗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重阳节古诗文
要说重阳节,相信大家听得最多白^就是着名诗人王维的诗句 "遥知
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你还知道其他的重阳古诗吗,以下是我 为你介绍的重阳节古诗文,欢迎阅读。
重阳节古诗文1: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白居易这首《重阳席上赋白菊》诗写得新颖而别致,词约而意丰。
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题为“赋白菊”,诗开头却先道满园的菊花都是金黄色。 "满园花菊
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这是用陪衬的手法,使下句中那白色的 "孤丛 "更为突出,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那一点红色也就更加显目了。"满"" 郁"与"孤"两相对照,白菊更为引入注目。"色似霜”生动的比喻,描绘了 白菊皎洁的色彩。
更妙的是后两句:“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 "诗人由花
联想到人,联想到歌酒席上的情景,比喻自然贴切,看似信手拈来,其实 是由于诗人随时留心观察生活,故能迅速从现实生活中来选取材料,作出 具体而生动的比喻。这一比喻紧扣题意,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结句 " 白头翁人少年场",颇有情趣。白菊虽是“孤丛",好似"白头翁",但是却 与众"少年"在一起,并不觉孤寂、苍老,仍然充满青春活力。
重阳节古诗文2:采桑子·九日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
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译文
深秋时分,在这遥远的边塞,有谁能记得我 ?树叶发出萧萧的声响。
返乡之路千里迢迢。家和梦一样遥不可及。重阳佳节,故园风光正好,离 愁倍增。不愿登高远望。只觉心中悲伤不已。当鸿雁南归之际,将更加冷 落凄凉。
注释
①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是为重阳节。逢此日,古人要登高饮菊 花酒,插茱萸,与亲人团聚。
②绝塞:极遥远之边塞。
③木叶:木叶即为树叶,在古典诗歌中特指落叶。屈原《九歌》中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④萧:风声;草木摇落声。《楚辞·九怀·蓄英》:"秋 风兮萧萧。";杜甫《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
⑤迢迢(tiáo):形容遥远。
⑥六曲句:六曲屏山,曲折之屏风。因屏风曲折若重山叠嶂,或谓
屏风上绘有山水图画等,故称"屏山"。此处代指家园。这句是说,故乡那 么遥远,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她。
⑦登高:重阳有登高之俗。
重阳节古诗文3:折桂令·九日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 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 寒鸦。
这首小令既写"重阳”的美好,更写了游子的愁肠。此时正值秋高气 爽,同时万物也开始萧疏。大雁南归,更易引发游子思乡。秋野丰美多姿, 而秋景却最令游子泪下神伤,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前三句:”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意思是说, 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的游子思念故家。 这是诗人登高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传出达出困倦游子对家的思 念。这种感情,正如晋代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所写的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一样。 张可久的一生是在时隐时仕、辗转下僚中度过的。他 自己所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