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古诗中数字的妙用
&nbsp作者:任卫东&nbsp&nbsp出处:宜兴市芳庄小学 &nbsp&nbsp&nbsp 在古诗中,诗人为表达的需要,往往要运用一些数字,在小语教材及新大 纲推荐学习的几十首古诗中,运用数字的诗句比比皆是,它们在描写美景 及表达诗人的情感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巧妙的作用。在教学时重视这些数 字的分析,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数字
在古诗中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nbsp&nbsp&nbsp&nbsp1. &nbsp运用数字
可使诗歌对仗工整,富有韵律美,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千山”与“万径”相对,读来琅琅上口,节律优美。又
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楣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中“两”
与“一”相对,显示了诗的整齐美。 &nbsp&nbsp&nbsp&nbsp2 &nbsp运用
数字进行对比。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
里江陵一日还"。“千里”是一个虚数,形容白帝城与江陵相距遥远。而 一日是实指,写出了行舟时间之短,诗歌通过“千里”与“一日”这一虚 一实的悬殊对比,我们体会到了轻舟之快,诗人之乐。
&nbsp&nbsp&nbsp&nbsp&nbsp3 &nbsp运用数字进行夸张。古诗中的数字
往往并非实指,而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巧妙的夸张的工具。如李白的 《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千尺”肯
定非实指,而通过它,我们领略到了庐山山势险峻,高大雄伟,瀑布水流 飞驰,一泻千里的壮观场面,也体会到李白诗歌积极浪漫主义的风格。又 如他写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也运用
了夸张,它为“缘愁似个长” 一句打下一个很好的铺垫,使人读后,真切
地感受到作者的愁思如“一江春水”绵绵不绝。
&nbsp&nbsp&nbsp&nbsp4 &nbsp运用数字表示比喻。如李白的《赠汪伦》 一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以千尺之水深来比喻 诗人与汪伦之间的情深,并用“不及” 一词巧妙连接,成为不同程度的比 喻。喻中有比,情比水深,写出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nbsp&nbsp&nbsp&nbsp另外,有的古诗中的数字还包含着深刻的哲理, 如
“更上一层楼" 一句,一”字自然而然使人产生一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的精神。总之,上述诗歌中的数字都运用得十分贴切、自然,言简意赅,
情趣盎然,显示了古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nbsp
&nbsp作者:任卫东&nbsp&nbsp出处:宜兴市芳庄小学 &nbsp&nbsp&nbsp 在古诗中,诗人为表达的需要,往往要运用一些数字,在小语教材及新大 纲推荐学习的几十首古诗中,运用数字的诗句比比皆是,它们在描写美景 及表达诗人的情感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巧妙的作用。在教学时重视这些数 字的分析,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数字
在古诗中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nbsp&nbsp&nbsp&nbsp1. &nbsp运用数字
可使诗歌对仗工整,富有韵律美,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千山”与“万径”相对,读来琅琅上口,节律优美。又
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楣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中“两”
与“一”相对,显示了诗的整齐美。 &nbsp&nbsp&nbsp&nbsp2 &nbsp运用
数字进行对比。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
里江陵一日还”
“千里”是一个虚数,形容白帝城与江陵相距遥远。而
一日是实指,写出了行舟时间之短,诗歌通过“千里”与“一日”这一虚 一实的悬殊对比,我们体会到了轻舟之快,诗人之乐。
&nbsp&nbsp&nbsp&nbsp&nbsp3 &nbsp运用数字进行夸张。古诗中的数字
往往并非实指,而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巧妙的夸张的工具。如李白的
《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千尺”肯 定非实指,而通过它,我们领略到了庐山山势险峻,高大雄伟,瀑布水流 飞驰,一泻千里的壮观场面,也体会到李白诗歌积极浪漫主义的风格。又 如他写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也运用 了夸张,它为“缘愁似个长” 一句打下一个很好的铺垫,使人读后,真切 地感受到作者的愁思如“一江春水”绵绵不绝。
&nbsp&nbsp&nbsp&nbsp4 &nbsp运用数字表示比喻。如李白的《赠汪伦》 一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以千尺之水深来比喻 诗人与汪伦之间的情深,并用“不及” 一词巧妙连接,成为不同程度的比 喻。喻中有比,情比水深,写出了诗人与朋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