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宣贯GBPPT教案.pptx

格式:pptx   大小:717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宣贯GBPPT教案.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6/10 文件大小:7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宣贯GBPPT教案.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计学
1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宣贯GB
第1页/共18页
内容概要
1
编制背景
2
编制原则及指导思想
3
主要编制过程
4
主要内容及模式
5
与相关规范、标准的关系
GB 50755-2012
第2页/共18页
1 编制背景
钢结构在中国的发展—建筑
早期仅有一些国家重点工程和大型/重型厂房采用钢结构;
今天普通单层/多层房屋、高层/超高层建筑、空间大跨度建筑、塔桅构筑物等大量采用钢结构。
广州西塔
上海环球
深圳地王
CCTV主楼
深圳会展中心
哈尔滨会展中心
武汉火车站
深圳大运会主体育场
天津117
597米
广州东塔
530米
深圳平安
660米
武汉中心
428米
(在建工程)
GB 50755-2012
第3页/共18页
钢结构在中国的发展—钢材
产量: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量快速增长,,建筑用钢的比重逐年上升;
品种:Q390、Q420、Q460生产工艺日趋成熟,并有多个工程中应用;耐候耐火钢材应用;
综合性能明显改善,具有较低的屈强比、较高的塑性和韧性,以及严格控制硫、磷含量和碳当量。
1 编制背景
GB 50755-2012
第4页/共18页
钢结构在中国的发展—施工技术
焊接:
焊接新材料的应用;
智能机器人焊接设备的应用;
测量:
高精度自动化测量仪器的应用以及GPS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
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和信息化实时监控技术;
基于BIM平台的五维建筑一体化技术。
1 编制背景
GB 50755-2012
第5页/共18页
国内钢结构施工类规范现状
21世纪初,贯彻“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十六字方针,建设部组织编制了十四本验评标准和规范,同时废止了施工技术类规范的编制,造成了目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国家规范的空白。
目前钢结构施工执行的国家规范主要以质量验收类为主,主要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强调施工过程中每道主要工序的控制和最终质量验收,以确保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
施工技术类规范从2002年规范架构体系上已经进行了规划,但是为了对企业不加以过多约束,而采用了“不求过程只求结果”的原则,当时施工规范没有具体实施。
制作和安装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则由各个施工企业根据质量验收规范对施工质量的要求,并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发挥各施工企业的自主作用,编制企业标准。
1 编制背景
GB 50755-2012
第6页/共18页
钢结构施工类规范编制
针对目前建筑行业发展环境的需要,国家开放了施工技术类规范的编制;
第一批施工技术类规范《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和《混凝土工程施工规范》,为施工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性文件。
住建部对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的要求,施工技术规范的编制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施工企业发展的需要。
【说明】《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规定企业近十年获得过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或主编过工程建设国家或行业标准。
国家规范《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列入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第一批计划,主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1 编制背景
GB 50755-2012
第7页/共18页
2 编制原则和指导思想
编制原则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为通用技术标准,以工业和民用建筑及构筑物钢结构为主要对象,并兼顾其他行业钢结构,但不能涵盖所有行业;
编制要求借鉴国内外技术经验,覆盖全国各地域;
引用新技术、专利技术,引用一些在实践施工中的新技术,淘汰一些陈旧的技术;
技术的全面总结,重点阐述施工经验,绿色、节能、节材,做到可持续发展;
与相关标准相衔接,上与设计规范、下与各专业规范的衔接;
强调过程质量控制。
指导思想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编制以钢结构制作和安装施工工艺技术及过程质量控制为主要对象;
GB50755是按照《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框架进行编制的,相互配套和协调的。
GB 50755-2012
第8页/共18页
编制过程
2008年1月22日在北京市组织召开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编制工作会议;
2008年8月完成规范初稿;
2010年6月完成对初稿多次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征求86家单位);
2010年11月2日在北京市召开本规范送审稿审查会,经审查专家组认真审查和讨论,通过审查并形成审查意见;
2011年4月完成报批稿,并向主编部门报批;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