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国学经典《大学》心得感忸
读了《大学》这本书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大学》原属《礼
记》中的一篇,在唐宋时期开始受到重视。朱熹将《大学》、《中
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并把《大学》
排在了“四书”的首位。
我最喜欢《大学》中“止于至善”的一段话:“为人君,止于仁
为人臣,止于敬 ; 为人子,止于孝 ; 为人父,止于慈 ; 与国人交,止于
信”。这就是说,作为君主,应当广施仁政 ; 作为臣民,应当敬事君
王 ; 作为子女,应当孝敬父母 ; 作为父母,应当慈爱子女 ; 与人交往,
应当坚守诚信。
读了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南宋时期爱国将领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
在 1126 年,金兵攻打中原,岳飞要抗击金兵,精忠报国。岳飞的母
亲十分高兴,就把“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刺在岳飞的背上,教导儿
子要精忠报国。岳飞投军后,打了很多胜仗,无数金兵闻风而
逃……。但后来昏庸的皇帝却听信小人的话把岳飞杀害了,但岳飞
的美名却流传于世。我特别敬佩岳飞,不只是他的勇敢和武功,而
是他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 岳飞为什么能做到精忠报国呢 ?就是因
为岳飞孝敬母亲,听从母亲的话。岳飞在国难当头之际,不仅做到
了“为人臣,止于敬”,也做到了“为人子,止于孝”。
读了《大学》让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我们从小就要认真听父母
的教诲,不能跟父母顶嘴。对兄长要敬重,看到长辈和老师要敬礼。
对人要有仁有义,不能骗别人,也不能把我所知道的别人的秘密告
诉他人。在学校要认真听讲,上课不说悄悄话。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认真完成作业,学习上遇到困难不退缩 ! 一定要把学习成绩搞上去。
《大学》这本书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只要我们从孝敬父母开始,
努力尽到做儿子的责任,尽到做学生的责任,从一点一滴做起,长
大后,就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把它从《礼
记》中抽出,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
“传”十章,是为朱熹《大学章句》。后世一般认为“经”是孔子
的话,由曾子记录下来 ; “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
生记录下来的。“大学”为据郑玄注为“博学”,即广泛地多多地
学习之意。
《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是儒家教育的纲领性
论著,是一篇中国古代论述修身治国的佳作,不仅充满了中国古代
的政治观和伦理观,而且洋溢着古代儒家学者治学修身的颇有价值
的教育思想,具有教育哲学的价值。
(一)教育目的论:教育论与政治论的统一
强调教育与政治的统一,教育直接为政治服务是儒家教育的传统,
也是《大学》的基本精神。在《大学》中,教育过程与政治过程是
一个统一的过程,人的培养和完善过程,是一个社会政治伦理从内
化到外化的人的社会化过程,而社会的政治又是一个教育和改造所
有人的过程,教化的过程。
在“三纲领”来看,教育的最高目的即是政治的目的,是完成政
治的目的,为政治服务。“明明德”的目的就是为了要“亲民”,
即使人自新 ; 就是要“止于至善”,树立最美善的道德境界。就是天
下所有的人,每一个人的教育和培养:“明明德”。一旦每个人
“明”了其“明德”,则是理想社会自然实现之时,不再需要其他
过程来完成。“三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