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淋病68542.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淋病68542.doc

上传人:yzhqw888 2016/6/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淋病68542.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1美康 2班肾系淋病 1 了解淋证的发病原理和辨病知识; 掌握淋病的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 掌握各种淋证的证治及相关联系; 熟悉尿浊的病理、治疗原则及证治隋代巢元方对淋证的发病机制作了精辟的概括, 他在《诸病源候论》把淋证分为石、劳、气、血、膏、寒、热七种,而以“诸淋”统之, 同时指出“诸淋者, 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 又云:“若饮食不节, 喜怒不时, 虚实不调, 脏腑不和,致肾虚膀胱热,’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宜,故谓之为淋。”这以“’肾虚”为本,“膀胱热”为标的病机观点, 为后世医家奠定了理论基础。朱丹溪根据本病之因是火邪和心与小肠相表里均属火性的理论,在《丹溪心法》中提出淋证一病与脏腑的心和小肠的病变关系密切, 多为心火下移小肠而发病, 并非治疗上强调要以“疏利小便,清解邪热,调平心火”为原则, 急性期“最不可用补气之药,气得补而愈胀,血得补而愈涩,热得补而愈盛”的治疗禁忌。《诸病源候论· 淋病诸侯》进一步提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 明代《医宗粹言》指出:“殊不知邪气蕴结膀胱者,固不可补,若气虚则渗泄之气不行, 必须参芪补气, 血虚则不得滋润疏通, 必须归、地补血。大抵肾虚宜补肾, 以四物汤加知柏, 或煎下滋肾丸, 若气虚于下而不通者, 宜补而升之。虽云升补不可独用, 而渗利亦不可独行”。这对淋病如何应用补泻结合分析的很具体。清代《证治汇补》提出淋证治疗以虚实为纲, “如气淋脐下妨闷, 诚为气滞, 法当疏利; 若气虚不运者, 又宜补中。血淋腹硬茎痛, 诚为死血,法当去瘀;然血虚、血冷者,又当补肾”。徐东皋认为淋证的治法是变化的: “淋证初作者,主于实热,当利之,八正散之属是也。即利之久而不愈,久而下陷者,虚也,宜升其气,气升而水自下”。民国时期的张锡纯继承前人又有所发展, 将花柳毒淋加入, 形成“气、血、劳、砂、膏、寒、毒”的七淋分类法。 1 、外感湿热 2 、饮食不节 3 、情志失调 4 、禀赋不足或劳伤久 11美康 2班肾系淋病 2 病机基本病理变化: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病位:膀胱与肾,且与肝脾有关。病理性质:初起多实,病久转虚,每见虚实夹杂。基本病理变化基本病理变化: 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湿热客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小便灼热刺痛―热淋膀胱湿热,灼伤血络―迫血妄行,血随尿出―小便涩痛有血―血淋湿热久蕴―熬尿成石―石淋湿热蕴久―阻滞经脉,脂液不循常道―小便浑浊不清―膏淋 11美康 2班肾系淋病 3 肝气失于疏泄―气火郁于膀胱―气淋久淋不愈―湿热留恋膀胱,继则脾肾受损―劳淋病理性质:初起多实,病久转虚,每见虚实夹杂。初起多因湿热为患,正气尚未虚损,故多属实证。淋久湿热伤正,由肾及脾,每致脾肾两虚,而由实转虚。如邪气未尽,正气渐伤,或虚体受邪,则成虚实夹杂之证。湿热是淋证主要病理因素: 淋证邪热之来源,不外内外两途: 自外而受者, 多因***不洁, 热毒窜入溺窍, 直犯肾与膀胱, 或六***犯表, 郁而化热, 循足太阳之经入腑,结于膀胱,移热于肾所致; 由内而生者, 多因饮食不节, 嗜食辛辣煎炸之品, 或喜怒无常, 七情郁滞, 或起居失宜, 房劳过度, 以及久服热药和他脏有热传于肾与膀胱而成。无论热自外受或由内生, 其犯及下焦,热传膀胱方致发病。然热属阳邪, 其性炎上蒸发, 而淋证病在下焦, 单纯热邪难成淋证。湿邪则是本病发病的关键因素,“湿性趋下”、“下焦之病多湿”,其来源亦有内外两分: 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或久居阴湿之地等所致; 内湿多由脏腑功能失调, 水液输布失常而致, 以肾为主的肺脾肾诸脏对水液的调控失职, 是内湿产生的主要因素。如饮食、房劳、药毒等伤及肺脾肾诸脏, 均可导致水湿的产生。由于湿性黏滞, 易阻碍气机, 使膀胱气化失司而水道不利, 导致已成之湿难除, 未成之湿继生,形成恶性循环,使淋证迁延难愈,故有“无湿不成淋”之说。湿与热结, 淋证初起往往是火热之性偏盛, 表现出发病急, 变化快的特点。随着病程延长, 湿邪黏滞、固着之性渐显, 湿中蕴热, 如油人面, 形成无形之热蒸动有形之湿的趋势, 两者胶着,黏滞难化。若湿热进一步发展加重, 则可出现热得湿而愈炽, 湿得热而愈横的病理改变, 临床出现病情危重错杂的局面。淋证中病情反复多变, 缠绵难愈者, 无不是由湿热致病的特性决定的。肾虚是淋证根本内在病因: 首先, 肾气亏虚是淋证发病的内在因素。肾气为人一身元气之根本, 而邪气致病正所谓“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当人体阴平阳秘, 脏腑协调, 正气旺盛时, 未人之邪不得侵入, 已人之邪难以滞留,从而体内即无容邪之所,亦无生邪之地,即无发病之虞。其次,肾气亏虚是本病发展的内在关键。若人体“不夹内伤,中气实者”,即使感受湿热毒邪,其病必微,而正气不足无力抗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