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核电是安全.docx

格式:docx   大小:35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核电是安全.docx

上传人:cby201601 2021/6/11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核电是安全.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核电是安全、清洁、经济的能源吗
主题
对核电要变“不了解”为“了解”; 变“恐惧”为“平静”;变“非 自愿”为“自愿”。
能源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作为我国
能源主要组成部分的煤炭,它不仅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其频发的灾
难性工伤事故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十多亿吨煤炭的运输也是构成我 国运输紧张的主要因素。水电开发需要有一定的周期,其开发所引起的 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引起公众的关注,而且其可开发的资源也是有限的。 其他可再生能源则难于在短期内形成规模。在这种情况下,加快发展我 国核电产业是完全必要的。我国核电从 80年代开始起步,已经建成 9 座核电站,2座正在建设中。我国自主设计、自主运营的秦山二期二座 60万千瓦电站的建成,标致着我国已经基本具备自主设计、自主建造、 自主运营大型核电站的能力。二十多年来,在发展核电的同时,铀的开 采、冶炼、浓缩、元件制造等能力已经初具规模。核电设备制造也得到 了相应的发展,加快发展我国核电产业是完全可能的。 国际和国内的实
践表明,核能是一种安全和环境友好的能源, 是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近期可规模发展的现实途径。
.核电链与煤电链的比较
在比较各种能源对环境的影响时, 必须采用全面的科学的方法。即
不仅考虑发电厂本身,而且要考虑整个能源链。不仅考虑设施本身运行 的影响,而且要考虑在制造和冶炼建设这些设施所用材料和设备时对环 境的影响。以核电厂和燃煤电厂为例。核电链是指从铀的开采、冶炼、 转化、浓缩、元件制造、发电、后处理到废物处理处置。煤电链是指从 采煤、洗煤、运输、发电到废渣的利用和处置。在比较环境影响时,是 整个链的比较,而不仅是电厂本身。在上世纪末,中国原子能研究院有 关研究人员对我国核电链和煤电链对环境的影响作了较全面的评价。 比
较研究结果是:
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核电厂排放微量的放射性物质,从而对公 众产生极微量的辐射照射,这一点已为公众所熟知。但很少有人了解, 由于煤中含有微量天然放射性物质,从燃煤电站排放的天然放射性物对 公众产生的辐射照射远高于核电站。 煤电链产生的对公众的归一化集体 剂量比核电燃料链高50倍。在浙江的一座石煤发电厂其功率比秦山一 期核电厂小一个数量级,但排放的放射性物质产生的辐射剂量比秦山核 电厂却高一个数量级。众所周知,燃煤电厂还排放大量含有害物质的微 尘。采用健康危害评价方法比较煤电链和核电链, 煤电链比核电链高一
个数量级。
对环境的影响。对煤电链,在正常情况下就可观察到排出 SO2 和NOxI?对森林、农作物等的明显影响。根据“我国酸沉降及其生态环
境影响研究”课题的研究结果,1993年酸雨和SO2M江苏等东部七省农 作物造成的经济损失为37亿,对森林为60亿。估算1995年排放SO2
的酸沉降影响对全国农作物和森林造成的经济损失为 993亿元,加上对
人体健康的影响,则达1165亿元。如果加上对水体、建筑物、桥梁和 设备等造成的危害,损失就更大了。对核电链,除切尔诺贝利事故外,
未发现可察觉的的影响。固体废物占地面积,煤电链约为 X104 m2 (GWea)-1 ;核电链为1X104 m2(GWea-1。地表塌陷,煤电链约为1X106 m2 (GWea)-1 ;核电链要小得多,仅为 m2 (GWea)-1 。
我国核工业三十年辐射环境质量评价表明: 核工业对评价范围内居
民产生的集体剂量小于同一范围内居民所受天然辐射剂量的万分之一。
核设施周围关键居民组(指所受剂量中的最大者) 所受剂量基本上均小
于天然本底的十分之一。即都在各省市平均天然辐射照射年剂量的涨落 范围内。秦山核电厂和大亚湾核电厂运行时的环境监测结果表明, 没有
发现对周围辐射环境产生可察觉的影响, 核电厂周围关键居民组所受剂
量小于天然本底的百分之一。
核电链是排放温室气体最小的电能链,也是减小温室气体排放 的经济有效手段。
已采用生命循环的方法研究了我国煤电链和核电链的温室气体排 放系数。生命循环方法是指不仅计算设施本身排放的温室气体,而且计 算在生产这些设施所用原材料时排放的温室气体。
我国煤电链温室气体排放系数为约 X 103等效g-Co2/kwh ,核电
X 10等效g-Co2/kwh。煤电链为核电链的100倍。这一结果与 国外研究结果大致相同。煤电链的结果接近国外最大值,核电链则比国 外中值稍高。这是因为我国煤电链的平均技术水平相对世界水平相差较 远引起的。采用较先进的煤电链技术和用核电链代替煤电链均可降低温 室气体排放量。但用核电链代替煤电链更为有效。根据国外的估算,以 现有燃煤电厂为基线,采用先进的燃煤技术降低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