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读《白洋淀纪事》有感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
白洋淀,一个极其不引人注目的小地方,小到在读这本书以前根本不知道这个地方。以下内容是我为您细心整理的白洋淀纪事读后感,欢迎参考!
《白洋淀纪事》
在看《白洋淀纪事》之前,我认为英雄必定是一个人为国家亦或为正义牺牲,做出贡献。可在读了《白洋淀纪事》这部朴实的,用真情实感描写出的书籍后,我的想法发生了天翻地覆 的转变。
"在冀中平原上,有一个叫白洋淀的不起眼的小村庄,那里的芦花做席子非常的好。就在这么个小村庄里,抗日的烽火正在悄悄扩散'
读完《白洋淀纪事》我发觉里面并没有什么宏大的,轰轰烈烈的英雄人物与事迹,只有平平凡凡的农民抗日的剧烈意志,一般人民互助互利的平淡生活以及游击队员对家乡的思恋安静的日子却掩盖不住人民解放前生活的苦难与凄凉,以及解放后的艰辛与欢快。
读完《白洋淀纪事》我才明白,革命的成功并不仅仅是建立在黄继光这些可歌可泣的大英雄身上的,更多的是建立在千千万万的人民子弟兵身上的,是建立在我们沸腾的热血上的,是建立在对革命有着满腔热忱的人民战士身上的!
再来说说孙犁塑造的女性形象吧,阅读《白洋淀纪事》的时候,你会发觉,孙犁描写了一大批具有真、善、美品质的一般劳动妇女。虽然孙犁并没有对她们的外貌进行细致的刻画,但他把这些女性形象的共性刻画的淋漓尽致,让我们身临其境。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想象出她们年轻、健康、漂亮的形象。
就拿《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一》中的水生嫂来说吧。水生嫂不仅仅是勤劳能干的,也是多愁善感的,乐观顽强的。水生嫂面对既要一个人照看家里的长辈和孩子,又要担当繁重的体力劳动的状况,仍旧支持丈夫参与抗日,英勇的挑起了"千斤重的担子'。水生嫂和妇女们摇着小船去探望丈夫们,却不幸遇到了日本鬼子。但水生嫂他们毫不害怕,机灵的将船往荷花淀力揺,并下定了"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河里去死吧'的视死如归的决心,荷花淀这一章让我体会到了水生嫂和妇女们的机灵英勇,她们的重情义,她们的坚韧和她们的保卫家乡,捍卫尊严的士气和决心。
水生嫂等妇女们的成长,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了冀中人民在民族防卫战斗中的巨大改变。通过塑造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群像,歌颂了冀中地区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勇敢抗战的革命斗志以及爱国主义精神。
孙犁用他诗意盎然的笔触,描绘了很多让我们读了或许心酸,但必定体现了人性之美的美妙故事。
"在冀中平原上,有一个叫白洋淀的不起眼的小村庄,那里的芦花做席子非常的好。就在这么个小村庄里,抗日的烽火正在悄悄扩散'水生嫂和日本鬼子们战斗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符夏霖)
《白洋淀纪事》
生活在安逸时代的我们对战斗没有过多的认识,如今的和平生活也慢慢让我们忘却着那些战斗年月的故事。在冀中平原的一个小村庄里,抗日的烽烟逐日扩散,一群朴实淳厚的农民们挑起了抗日的重担。
这个小村庄很平凡,准确说这一本书中也没有什么震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可言,只有一些朴实的农民兵奋斗着。或许狼牙山五壮士的勇敢就义让我们难忘;又或许黄继光堵枪眼的赴汤蹈火;也有刘胡兰的15岁舍命为国家。革命需要英雄,但是革命的成功同样需要千百万平民百姓的付出。假如说英雄们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