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刮痧-课件【PPT讲稿】.ppt

格式:ppt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刮痧-课件【PPT讲稿】.ppt

上传人:860320708 2016/6/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刮痧-课件【PPT讲稿】.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医刮痧操作技术刮痧概念?中医刮痧,是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是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众采针灸、按摩、点穴、拔罐等中医非药物疗法之所长, 对人体具有活血化瘀、调整阴阳、舒筋通络、调整信息、排除***等作用,既可保健又可治疗的一种自然疗法。刮痧疗法的起源?刮痧疗法的雏形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往往会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抚摩、捶击体表某一部位,有时竟使疾病获得缓解。通过长期的发展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砭石是针刺术、刮痧法的萌芽阶段, 刮痧疗法可以说是砭石疗法的延续、发展或另一种存在形式。随历史之发展,刮痧未能如针炙等疗法一般得以系统发展,而是流于民间。?清代《痧胀玉衡》王庭《序》中所说: “先是乡人用粪秽感痧,例制用钱蘸油而刮,然行之大都为妇人,为名医所不及”。?刮痧最初适应证仅为痧证,痧证的记载较早见于宋代王荣《指述方瘴疟论》称之为“桃草子”。元代医学家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对痧证的描述:心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 俗谓搅肠沙。?最早“沙”是指一种病证。刮痧使体内的痧毒, 即体内的病理产物得以外排,从而达到治愈痧证的目的。因很多病症刮拭过的皮肤表面会出现红色、紫红色或暗青色的类似“沙”样的斑点,人们逐渐将这种疗法称为“刮痧疗法”。?在明代医书中,多沿用了危氏的说法,但将“沙”字变成了“痧”。如明代张凤逵在《伤暑全书》中载有“绞肠痧”一症。清(康熙年间)郭右陶《痧胀玉衡》使痧病的证治始备,在痧病病源方面《痧胀玉衡。痧原论》中指出; “症先吐泻而心腹绞痛者,痧从秽气发者多;先心腹绞痛而吐泻者,从暑气发者多;心胸昏闷,痰涎胶结,从伤暑伏热发者多;遍身肿胀,疼痛难忍,四肢不举,舌强不言,从寒气冰伏过时,郁发痧者多,为了火毒。’?《痧胀玉衡》将痧病分为遍身肿胀痧、角弓痧、闷痧、痘前痧胀、扑鹅痧、落弓痧噤口痧和伤风咳嗽痧等 4 5 种痧病,痧病主要由于气候因素如夏日暑气炎蒸,燥气炽灼,间或***雨诌绵,忽而烈日蒸晒, 所酿不正之疠气,流于天地间,人在气交之中,触其毒者,不管男女老幼皆可能染病。痧病的盛行季节,以夏、秋为最,春次之,冬很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