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 1905 年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
学生时代积极投身反帝爱国运动。 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 年 4 月参与领导
确山农民暴动, 同年 6 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 任农民革命军总
指挥。 1928 年秋到开封、洛阳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 1929 年春赴东北,任中,领导工人运动。在河南和东北曾 5 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 一八”事变后,任中、兼满
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 1932 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 32 军南满游击队,任政
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 1933 年 9 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 1
军第 1 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 1934 年 4 月联合 17 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
任总指挥。同年 11 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 1 军军长兼政治委员。 1936 年 6 月任东北抗日联
军第 1 军军长兼政治委员。 7 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 1 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
东南满大地,打得敌人心惊胆战,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日伪军连遭打击后,
加紧对东北抗日联军的军事讨伐、 经济封锁和政治诱降, 同时对杨靖宇悬赏缉捕。 在极端艰
难的条件下,他以“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崇高
气节, 继续坚持战斗。 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
慰问 ,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 7 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
散游击。 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 最后只身与敌周旋 5 昼夜。 杨靖宇不愧是真正的钢
铁战士,是用特殊材料铸成的共产党员。渴了,抓一把雪吃,饿了,吞一口树皮或棉絮。他
以难以想象的毅力, 坚持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 直至弹尽, 于 1940 年 2 月 23 日在吉林蒙江
三道崴子壮烈牺牲。 当残忍的日军将其割头剖腹, 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 树皮和棉絮,竟
无一粒粮食。日军也被他感动了。为纪念他, 1946 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
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杨靖宇将军牺牲的 故事
一个姓丁的叛徒忍受不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 可耻地叛变了, 出卖了抗日联军。
这个可恶的叛徒领着日本鬼子和伪军,将抗日联军包围了起来。
形势严峻,杨靖宇决定将主力转移,突围出去,他自己带一支小部队留下来牵制敌人。
大家都不同意,杨靖宇坚决的说:“我是司令,我说了算!”他耐心的解释说:“我是敌人
的眼中钉,吸引力最大。”
杨靖宇留下来,带领战士们打退敌人 3 次进攻,到天黑时,主力部队安全转移出去了。
这时,留下的战士只剩下五、六十人了,还有一部分伤员。吃的一点没有了,当地群众也联
系不上,杨靖宇命令将伤员转移,准备最后的战斗。
带领伤员转移的干部说:“总司令,让我留下吧,好保护你!”
杨靖宇严肃的说: “不行!现在,前有伏兵,后有追兵,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