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秋鲁教语文六上夜雨寄北李商隐PPT教案学习.pptx

格式:pptx   大小:153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秋鲁教语文六上夜雨寄北李商隐PPT教案学习.pptx

上传人:12345 2021/6/13 文件大小:1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秋鲁教语文六上夜雨寄北李商隐PPT教案学习.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计学
1
秋鲁教语文六上夜雨寄北李商隐
学****目标:
1、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2、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
第1页/共11页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在晚唐诗人中,他的诗歌艺术成就最高,和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也是唐代诗人中的“三李”之一(李白、李贺)。
作者简介及题解
《夜雨寄北》,“夜雨寄北”,“北”即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长安友人的;但以诗之内容,按“寄内”来解读,似乎更确切。
回首页
第2页/共11页
夜雨寄北(七言绝句)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的日期。
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水。
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
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回首页
第3页/共11页
1、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后两句通过设想 ,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2、这首诗从时间、空间的相关变化中写出了
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
来日重逢畅谈昔日相思的情境
诗的主旨:全诗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人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今日彼此相思之意
第4页/共11页
(1 )“秋”字点明了季节,渲染凄凉孤寂的悲凉气氛;
(2)烘托人物心情:诗人归期未知的无法抑制的愁苦之情。
“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
答:表达思念家人,渴望团聚的感情。
6.“问“、“话”二字好在何处? 
答: “问”写出了夫妻之间的关怀、惦念;“话”照应了“问”,写出了宦游人的乡愁和歉意。
4. “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第5页/共11页
“何当”体现出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
体现主人公当时急切回家见妻的心情,突出今夜的心境之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默写名句。
1、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用未来的欢聚反衬今夜的愁苦,而今夜的愁苦又将成为重聚的话题,增添重聚的欢乐的句子:
2、写出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作者想象日后与友人相见,秉烛夜谈,共叙思念之情的诗句:
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第6页/共11页
一、赏析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回答问题。  
,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还暗示了诗人孤灯听雨、长夜难眠的离情别绪,也像这秋雨一样,涨满了秋池。     
、4句明明写今日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为什么这样写?  
答:用未来团聚时的欢乐反衬出今夜离别的相思之苦,委婉的表达相思之情,构思奇妙。  
?  
答:跨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天的愁苦。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第7页/共11页
,这首诗歌却打破常规,“期”“巴山夜雨”重复出现,是否影响了表情达意?为什么?  
答:没有。这样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对亲人深切的思念。
5.“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秋”字在诗中除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  
答:渲染凄凉孤寂的悲凉气氛;烘托出诗人归期未知的无法抑制的愁苦之情。
6. 诗中两处“巴山夜雨”所描写的场景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诗中两处“巴山夜雨”所描写的场景不同,前一处是实写眼前的场景,后一处是虚写想象中的和妻子团聚后烛光下共话当日巴山夜雨的情景。
“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  
答:表达思念妻子或朋友,渴望团聚的感情。
第8页/共11页
。他和 并称为“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时间:分离的现在和会面的将来;空间:诗人独处的巴山与亲人团聚的北方(长安)
“巴山夜雨”有什么作用?
突出思亲念归,寂寞凄凉的感情;将现在和将来,自己和亲人,巴蜀和北方(长安)联结起来
“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