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坛
‘‘穿芳峪现象给我们的启示
■刘长兴
穿芳峪中学是天津市蓟县的一所农村初“招得来,留得住”这话说得再准确不过
中。一听校名儿,就知道它是山沟沟里的学了。这些年,农村初中招生应该不成问题。因
校。有人说“办初中难,办农村初中更难”,大为农民也很明白了,孩子多上学和少上学就
概他们对这话更能感同身受。谁都知道,设是不一样。即便有个别学生提前“择校”,多数
备、师资、生源是办学的三个基本“要素”,穿学生还是“招得来”的。但是,能否“留得住”就
芳峪中学在这几个方面没有一个占过先儿: 不好说了。穿芳峪中学当然也不能“幸免”,入
设备和师资别说跟市区学校比,就是和县城学后要求“走”的、擅自“走”的都有,且情况十
学校比也差着一大截儿。要说生源,以前还可分复杂:家庭困难的想走,说是要早点儿干活
以,本乡本土的孩子只能到这儿上学。但是, 儿挣钱;家庭“小康”了也要走,说是孩子不是
现在经济发展了,交通便捷了,只要家长看孩上学的“料儿”,上了也白上;还有那些能够找
子是棵“苗子”,就想方设法地把孩子送进城到“路子”的,不论学得如何,都要想方设法
里读书,剩下的生源素质如何就可想而知了。走,好像进了县城的学校就能“成龙”、“成
在这种情况下,穿芳峪中学还要和县城风”。这个被动局面让他们困惑了,大家没少
乃至市区的学校一样,接受政府的检验:入学费力气,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于是,校
率、巩固率、合格率、达标率“一个都不能少”, 长带头下村儿、下户儿,听听群众的心里话。
有时还要对升学率、重点率多上上心,因为他学生家长反映:“上了初中功课越落越多,总
们在这些方面更费劲。他们同样要面对家长: 在班上‘垫底儿’,孩子本来就‘不提气’,再看
孩子上了初中,家长的希望又多了一分,因为人家的‘白眼儿’,更见不着‘亮儿’了。我们劝
距离改变家庭命运的期待又近了一步;同时, 也白劝,逼也白逼,干脆别给老师添麻烦了。”
家长的失望也随之而来,因为农村学校毕竟一句“见不着‘亮儿”’,大家豁然开朗,原来如
是农村学校,在很多方面都“不行”。他们同样此——这“亮儿”不就是希望吗学生见不到
要面对学生:学业上要面临“中考”竞争,课业希望,家长就会失去信心。看来,想要“招得
任务重,学习要求高;心理上要面临学生“转来”,还能“留得住”,就必须让学生看到希望,
型”,心理变化大,接收“信息”多,控制能力帮家长重振信心。即使有的学生考不上高中,
差,学生处在这个人生的关键阶段,难管也得他们也是这里的主人,更是这里的未来,为这
管,难教也得教。他们同样要面对社会:学校也应该让他们留住、读完。
像不像学校,学生像不像学生,教师像不像教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校长又带领教
穿芳峪中学有
师,这看似“简单”的评价标准,还真地关系到师分析原因、寻找出路。大家感到,过去总是
一个坚定的信念,
学校的命运。“恨铁不成钢”,其实越“恨”越容易把学生
那就是“这学多难
其实,像穿芳峪中学这样的初中校,在农“挤”到对立面。批评多,鼓励少,复一,别
也要办好”。当这个
村学校中还是大多数。也许他们早晚会和县说孩子会有反感,就是大人也难以接受。问题
信念转化成行动以
城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