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会计学
1
艾森克人格问卷
测验简介:
艾森克人格问卷是由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根据其人格三个维度的理论,于1975年编制而成,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
第1页/共49页
艾森克人格问卷发展史
1952年第一次正式发表了“莫斯莱医学问卷”
1959年发表了莫斯莱人格调查表(MPI)
1964年发展成艾森克人格调查目录(EPI)
1975年编制成现在的艾森克人格问卷
第2页/共49页
EPQ成人问卷适用于测查16岁以上的成人,儿童问卷适用于7-15岁儿童。国外EPQ儿童本有81项,成人90项。我国龚耀先的修订本成人和儿童均为88项;陈仲庚修订本成人有85项。另外99年3月,由北京大学心理系修订的EQP简式量表也已完成,共有48项。
第3页/共49页
EPQ形式
成人问卷(90题)
英国原版
青少年问卷(81题)
中国修订本:成人问卷和青少年问卷均为88题
第4页/共49页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结合了类型与特质的概念,提出了人格的维度理论,从人格的特质和维度的研究出发,将人格特征分为三个基本的维度:
E维度: 内-外向
N维度:情绪稳定性或神经质
P维度: 精神质
第5页/共49页
各分量表的意义
EPQ:包括四个分量表(E, N, P, L)
E(extraversion)量表:测量性格的内、外倾向
N(neuroticism)量表:测量情绪的稳定性
上两个量表均为双极量表,也就是说分数高与分数低都有意义,但两极之间没有一个截然的分界,只有程度的区别。
第6页/共49页
如E量表分由低向高的变化,代表由内向转外向的一种程度上的变化:
非常内向——内向——比较内向——内外向平衡——比较外向——外向——非常外向
第7页/共49页
P(psychoticism)量表:单极量表,即:只有P分高时才有意义,P分低被认为是正常。
L(lie)量表:原本为一个效度量表,测量回答问题的真实性,同时,它本身也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如:可测量社会纯朴性。
L分的高低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年龄(成人: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儿童:随年龄增加而下降),性别:女性偏高;与民族有关等。
第8页/共49页
各维度的典型人格特征
(1)典型外向(E分特高)
表现为:爱社交、朋友多、喜欢冒险、追求剌激、不甘寂寞、好谈笑、冲动行事,反应迅速,随和,但情绪容易失去控制,做事粗心,从外表看似乎是一个不太可靠的人。
生活习惯:
可能喜欢吃剌激性和味重的食物,抽烟、喝洒的多;
审美:喜欢深颜色
第9页/共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