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滨海新区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研究.docx

格式:docx   大小:7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滨海新区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研究.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1/6/15 文件大小: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滨海新区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研究.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滨海新区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研究
 
   
 
 
 
 
 
 
 
     
 
 
 
 
 
赵恩成
内容摘要:受农业资源状况、产业发展态势、自身固有缺陷等因素的影响,滨海新区传统农业发展难以为继。相比之下,现代都市型农业更加契合滨海新区区情和产业特点,是新时期滨海新区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滨海新区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经验可以归结为园区支撑、科技带动、产业链延伸、企业化管理和品牌建设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促进传统农业向科技型、设施型、生态型、外延型方向转型升级,加速构建现代都市型农业体系,提出了产业规划、技术对接、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农企带动和市场建设等一系列对策建议。
关键词:滨海新区 现代农业 都市型农业 经验 对策
天津市滨海新区主要由塘沽、汉沽、大港三个区域组成,街镇27个,其中涉农街镇12个,行政村151个,农业人口21万余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600元。在当前滨海新区进一步开发开放的大背景下,农业发展应何去何从,关乎区内几十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关乎滨海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关乎和谐新区与科学发展排头兵目标的最终实现。滨海新区应坚持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方向
受农业资源状况、产业发展态势、自身固有缺陷等因素的影响,滨海新区传统农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现代都市型农业成为新时期滨海新区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1,农业生产要素质量偏低
滨海新区农业用地以质量不高的盐碱荒地和滩涂湿地为主,中低产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0%,而且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需求量不断扩大,将导致农用地进一步减少。此外,区域水资源严重短缺,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近海水域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给沿海渔业生产带来较大影响。劳动力素质不高,年轻人由于非农就业机会多、收入高而很少从事农业,导致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妇女化严重。
2,农业发展空间不断压缩滨海新区靠工业兴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围绕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宜居生态型新城区的功能定位,更加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农业发展空间不断压缩。,::,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二三一”特征,总体看处于工业化后期和城市化中后期阶段。这一时期,农村人口、农业产值占比呈逐年下降态势,农业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重由1994年的三成多下降至目前的两成左右,%下降为
现今的不足2%。
3,传统农业经营模式难以为继
滨海新区农业尤其是种植业基本上仍以农户家庭分散经营为主,产业化、组织化程度较低,规模化亟待提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基础薄弱,龙头作用不显著,对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拉动力不强。农产品加工科技含量较低,科技投入不够,缺乏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产品综合利用深度不够,附加值不高,关联产业不发达,对农业的带动作用较弱。
4,现代都市型农业成为发展方向
现代都市型农业是工业化、城市化高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现代农业类型,它既是一种与城市经济、文化、生态紧密结合并融为一体的新型农业,也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城市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具有高科技、市场化等现代产业特征的现代农业。相